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 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红与黑》内容简介:司汤达,法国著名作家,《红与黑》是他的主要作品。主人公于连出身于小业主家庭,醉心于拿破仑丰功伟绩的他,一心希望出人头地,无奈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从军无门的他选择了教会的道路,由于能够背诵整本《新约》,于连被当地市长看中,成为他家的家庭教师,后又经教会举荐,为保王党中坚人物拉莫尔侯爵担任私人秘书。但最终,一封告密信使他的飞黄腾达毁于一旦。《红与黑》不仅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而且开创了“心理小说”的先河。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于连丰富矛盾的内心世界,他在野心与爱情之间的挣扎。
《红与黑》具有多重主题,它被看做是一部政治小说,一部风俗小说,同时也是一部爱情小说。小说正是以于连与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之间爱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的,所以,对比这两种爱情是我们分析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于连的贫穷与骄傲引起的不同反应 于连是一个木匠...
评分红与黑,两种色调相反、反差极强烈的色彩的并列,在1830年成为了司汤达一部小说的名字。自小说问世以来,书名一直是众多文学评论中必然提及的一笔,也不断地引领着读者反复玩味,乐此不疲,引发无尽的猜测和遐想。以两种色彩的对立作为小说标题似乎是司汤达的独特偏好,其另两...
评分 评分1.读“古典作品”的风险,在于重述过n遍后的情节走向,已造成了某种复述模式的经典性乃至排他性。像《红与黑》这样一部总体上仍遵循着19世纪小说线性叙事规程的作品,大可以在140字之内概述剧情而无大异议。即便它所提供的剧情意外,也已在反复重述中被提炼为某种“典范”(比...
评分上周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阅读这本曾让我的心灵如此激动,其情节却几乎被我彻底遗忘的作品。由于自小有写日记的习惯,所以我知道自己初读《红与黑》时不满14周岁。我在1997年7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这几天,我在看司汤达的《红与黑》。我在此书中最欣赏的人倒是行为颇为狂热的德...
这本小说自有它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意义,除此之外,双女主的设定也是当时法国文学少见的,大部分人只从男主的角度是感叹时代的悲剧,但是双女主也各自有各自的困境和悲剧。司汤达用化名写的小说后序,提出了女仆小说和客厅小说的区别,女仆小说的男主人公十全十美,女主人公天真纯洁因遭受迫害而不幸,客厅小说则更有深度,人物更有多面性,情节更具文学价值。女仆小说可能拥有更多的读者,客厅小说却有更高的价值,对读者也有相应的文化程度要求,这个比较个人觉得至今仍可适用。
评分这本小说自有它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意义,除此之外,双女主的设定也是当时法国文学少见的,大部分人只从男主的角度是感叹时代的悲剧,但是双女主也各自有各自的困境和悲剧。司汤达用化名写的小说后序,提出了女仆小说和客厅小说的区别,女仆小说的男主人公十全十美,女主人公天真纯洁因遭受迫害而不幸,客厅小说则更有深度,人物更有多面性,情节更具文学价值。女仆小说可能拥有更多的读者,客厅小说却有更高的价值,对读者也有相应的文化程度要求,这个比较个人觉得至今仍可适用。
评分是那个年代的人太不讲究感情发展的合理还是怎的。感觉就是由于连发神经到玛蒂尔德也发神经到大家全发神经的过程。
评分是那个年代的人太不讲究感情发展的合理还是怎的。感觉就是由于连发神经到玛蒂尔德也发神经到大家全发神经的过程。
评分有故事的人写的东西确实不同,与时代共呼吸的大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