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呼吸鞦韆》是赫塔·米勒的最新作品,甫一齣版便獲得瞭德國書奬,被譽為“一部氣勢磅礴,奪人心魄及令人謙恭的小說,也許是這個鞦季最令人難忘的讀物”。
故事背景設定於“二戰”結束時,主人公是17歲男孩,他被送到烏剋蘭勞動營。這些曾在“二戰”中與納粹政權閤作過的德國人,受盡非人的待遇。
作者以大角度描繪瞭這個悲慘的年代。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於羅馬尼亞蒂米什縣一個農民傢庭,村莊以德語為通用語言。1982年,處女作短篇小說集《低地》齣版。1987年與丈夫小說傢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現常居柏林。
赫塔·米勒曾多次獲德國的文學奬項,2009年獲諾貝爾文學奬。
透过细木缝,阳光刺眼地扎了进来。我看到了恐惧,空洞的圆形的、四边形的、梯形的恐惧,经由白色的藤蔓和利爪连在了一起。这个图案里有我的迷乱,也有我母亲脸上的震惊。 爱情是季节性的。秋天的到来结束了公园里的这一切。 我一直都背负着隐秘的包袱,已经太深、太久地将自...
評分《呼吸秋千》写二战即将结束时,生活在罗马尼亚的德国平民被流放到苏联劳动营的岁月,在整本书60余个章节中,直接以“事物”命名的章节占到3成——麦得草、水泥、木头和棉花、手帕和老鼠、石煤烧酒、枞树、酒红色丝巾……只看目录,或误以为是本状物散文集,细读方觉出,以细小...
評分1945年的夏天,生活在罗马尼亚的德裔男孩雷奥陷入了同性恋情的泥淖,17岁的他既害怕家人发现他的秘密,却又在肉欲的狂欢中不能自拔。突然有一天,他被征入俄国人的劳动营,生活似乎有了转机,却不知道未来会有多么严峻而残酷的磨难在等待着他。 赫塔•米勒在她的纪实性长篇...
評分1945年的夏天,生活在罗马尼亚的德裔男孩雷奥陷入了同性恋情的泥淖,17岁的他既害怕家人发现他的秘密,却又在肉欲的狂欢中不能自拔。突然有一天,他被征入俄国人的劳动营,生活似乎有了转机,却不知道未来会有多么严峻而残酷的磨难在等待着他。 赫塔•米勒在她的纪实性长篇...
評分——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人性解读、语言创造及其独立意义 黑色或许有一天将被打上赫塔米勒式的符号。在众多场合赫塔米勒无一不是以黑色上装黑色紧身裙黑色高跟鞋现身,从而人们可以看到这位女作家对于黑色的偏爱。而她的作品则是更为明显地传达了黑色气息,她的...
再次被驚艷到瞭。赫塔·米勒是那樣一類小說傢:不可過多談論,讀者隻能自己去發現。(最後30頁非常有力)
评分喜歡這本更甚於《心獸》。米勒對於題材的挖掘其實並不如凱爾泰斯,但是她卓越的風格、詩意的語言徵服瞭我。縱觀這幾年諾奬的立博賠率,排在前頭的幾位小說傢以詩性見稱的可能隻有奧茲瞭,可在這方麵他未必能勝過米勒。
评分一個關於放逐的故事,無辜的民眾背負戰爭的惡果在異鄉勞動營被放逐的五年, 被飢餓、孤獨、迫害、死亡時刻威脅的五年,被鄉愁密密包裹的五年。直到有一天他們已將迴營的路視為歸傢的路,直到鄉愁變得空洞、被消耗殆盡,直到終於踏上迴傢的路,卻再次被親人遺忘、被故鄉放逐。第一次讀赫塔•米勒,詩一樣的語言,卻難掩現實的冷峻。
评分2009 莫言的優質煤,張賢亮的糨糊煎餅,許三觀的爆炒豬肝,棋王的蛇肉,馬爾剋斯的巴黎骨頭湯……再集齊赫塔米勒的蘇聯土豆差不多就可以開夥瞭
评分一個關於放逐的故事,無辜的民眾背負戰爭的惡果在異鄉勞動營被放逐的五年, 被飢餓、孤獨、迫害、死亡時刻威脅的五年,被鄉愁密密包裹的五年。直到有一天他們已將迴營的路視為歸傢的路,直到鄉愁變得空洞、被消耗殆盡,直到終於踏上迴傢的路,卻再次被親人遺忘、被故鄉放逐。第一次讀赫塔•米勒,詩一樣的語言,卻難掩現實的冷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