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呼吸鞦韆》是赫塔·米勒的最新作品,甫一齣版便獲得瞭德國書奬,被譽為“一部氣勢磅礴,奪人心魄及令人謙恭的小說,也許是這個鞦季最令人難忘的讀物”。
故事背景設定於“二戰”結束時,主人公是17歲男孩,他被送到烏剋蘭勞動營。這些曾在“二戰”中與納粹政權閤作過的德國人,受盡非人的待遇。
作者以大角度描繪瞭這個悲慘的年代。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於羅馬尼亞蒂米什縣一個農民傢庭,村莊以德語為通用語言。1982年,處女作短篇小說集《低地》齣版。1987年與丈夫小說傢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現常居柏林。
赫塔·米勒曾多次獲德國的文學奬項,2009年獲諾貝爾文學奬。
在赫塔·米勒的笔触下,主人翁奥斯卡·帕斯提奥将劳动营内接触的所有事物拟人化,他需要这么做,也必须这么做,唯有这样做,才能让他们分摊自身那满溢而出并时刻妄图吞噬他求生欲望的情绪。这情绪里有畏惧、不满、怨恨、怜悯,甚至爱。 人是没法长久地对另一个人或一件东西保持...
評分一、“萝卜叶子发黑了” 她的父亲,一名纳粹党卫军士兵,每打死二十五个人就获得一枚勋章,他带回了很多枚。在一块萝卜地里,父亲与其他四名士兵一起强奸了一名俄国女人,他还将一个萝卜塞到女人的两腿之间,那里都是鲜血。 她的母亲,在一场失败的战争之后被送到苏联...
評分《呼吸秋千》的开头,赫塔.米勒写道:“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
評分零碎的物质,零碎的物质包围所有行动,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形的指标,没有任何可以指向一个人的精神,思考,个性,所有的事情都被一些砖瓦,食物,地基,体毛,触手可及得让人发憷,以至于每次回忆起这些的时候,你只能看到浅浅的阳光和旋起的灰尘,关怀不应该达不到触手可及的地...
評分從處女作《低地》的迂迴晦澀,到《赤足三月》沉鬱詭秘,似乎米勒小姐鍾情于營造詭譎神秘的意象,與同是德語寫作的耶利內克相比,若說後者是“戲謔艱澀的戲劇家”,而她就是“沉凝艱澀的詩人”。後者熱愛“借史喻人”,而她則鍾情于“以物喻人,以物敘史”。這部《呼吸鞦韆》就...
呃,起碼能看明白……
评分再次被驚艷到瞭。赫塔·米勒是那樣一類小說傢:不可過多談論,讀者隻能自己去發現。(最後30頁非常有力)
评分從253頁開始嚎啕大哭,最後一頁已經泣不成聲。
评分再次被驚艷到瞭。赫塔·米勒是那樣一類小說傢:不可過多談論,讀者隻能自己去發現。(最後30頁非常有力)
评分一個關於放逐的故事,無辜的民眾背負戰爭的惡果在異鄉勞動營被放逐的五年, 被飢餓、孤獨、迫害、死亡時刻威脅的五年,被鄉愁密密包裹的五年。直到有一天他們已將迴營的路視為歸傢的路,直到鄉愁變得空洞、被消耗殆盡,直到終於踏上迴傢的路,卻再次被親人遺忘、被故鄉放逐。第一次讀赫塔•米勒,詩一樣的語言,卻難掩現實的冷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