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通俗讲史的书正多,其中关于春秋的,也已经有了不少。
既然又添了一本,就有责任说明一下,这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想了想,似乎可以说这么几条。
第一,本书没有翻译《东周列国志》。
这条拿出来,实在有点荒诞。《东周列国志》是小说,和《三国演义》一类,谈历史不能从小说中找材料,这还值得一说么?
但在这年头,或许还真有必要说一下。虽然,本书也绝非什么正经著作。
第二,本书比较短。
春秋时期,差不多三百年历史,《左传》里提到的人物,就有2000多个。展开来写,很自然就会写好几本书。我比较懒,只勾勒了一下主线,所以一本书就写完了。所以,这书也许适合同样比较懒,不想看好多本书的读者。
第三,本书没什么新意。
现在流行的,是《原来,这才是×××》、《×××应该这样读》之类的书名。这样一张嘴就发千载未发之覆的派头,或者有益于销量罢。我虽然想跟风,却实在鼓不起勇气。
何况,本书也确实没什么新意。这书是讲稿的底子,给本科生、大专生上课,首先的责任是把一些常识讲清楚,是把前辈学者的见解,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出来。而且据我的经验,对只在中学教育和电视剧里接触过历史的人来说,让他们面对许多并无新意的东西,就已经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了。
第四,这本书不指导人怎么取得成功。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句话我很喜欢:“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有些问题,谁也别指导谁。
“读《左传》,翻过三百年历史,二千多人物,礼乐与血泊中看见的,是失败者的春秋。”刘勃对时下流行的将历史讲成阴谋与算计的做法敬而远之,不愿兜售成功学,以致于将自己解读春秋的文字命名为《失败者的春秋》——不过,出版商出于种种考虑,后来将其更名为《读罢春秋不成歌...
评分《失败者的春秋》,刘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看了作者的《故事中的大唐》,又找了其它书来看。能把春秋这么纷繁变乱的事捋清楚也不容易。作者的思路和线索很清楚,从天子到诸侯,从诸夏到蛮夷,再写四大国争霸,其他小事能穿插则穿插,不能则舍去。还别说,看...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在他的课堂讲稿基础上整理的,语言偏口语化,更为灵活和风趣。内容偏简单,很多属于常识,有些例子甚至耳熟能详。不过作者的分析和观点颇为可观。 春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尾声,官僚政治的肇始,算是一个过渡时期。这时,周天子权威衰落,诸侯国各自为政。虽说出现了...
评分看此书是由于读库的一篇文章《魏惠王的野望》,仔细读来发现要想学好中国历史还得先学好地理。 此书是刘勃的讲稿,因此风格上很像是李零的文章。都是有固定的对象,都有明确的主题,当然,关键还是得有自己的想法。 本书的中心就是关于君子的沦陷。所谓君子,也就是贵族。在西...
评分这本书是作者在他的课堂讲稿基础上整理的,语言偏口语化,更为灵活和风趣。内容偏简单,很多属于常识,有些例子甚至耳熟能详。不过作者的分析和观点颇为可观。 春秋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尾声,官僚政治的肇始,算是一个过渡时期。这时,周天子权威衰落,诸侯国各自为政。虽说出现了...
和易中天的春秋一起看~
评分读古籍能读通的人,我很佩服。
评分读得我眉飞色舞的哈哈哈哈
评分作者笔下的春秋人物真是蠢萌蠢萌的,又鲜活又可爱呀。难得的是能把史籍里读到的东西融会贯通,再以这样可亲有趣的方式讲出来,在这个知识碎片化、速食化的时代,对于国学启蒙和传播可谓善莫大焉。因此而鼓起读者去读原著的好奇心那就更好了。
评分夹叙夹议的东西还是好。故事讲得不错,议论也有独到的体会和能启发人的东西,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