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第四本隨筆集,以書評為主。題材涉及到文化、音樂、科技等。馬慧元的隨筆常有獨特的見解,令人驚喜,這使她的文章峰巒突起而非一覽無餘。同時這些見解全都溶入瞭行雲流水般的輕麗的文字中,點像莫紮特的音樂,不逆眼逆耳,不拒人於韆裏之外。總以一種喜滋滋的閑談的方式示人。
本書是中華書局“書人書事”書話集的一種。書話的題材,過去多以談文史、談舊書為主,談音樂、科技一類的書,則肯定是個異數。但也正因為這種有深度又極具個性的“異數”,自會令書話讀者耳目一新。
管风琴老师是我知道的把性灵和严谨结合得最好的人——为了严谨,这个句子似乎应该改成“我所知道的活人”。 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从下面这一段话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几分答案:“我一向有个大胆的偏见:可持续发展的手艺近于思想。也许更确切的表达是,思想就是对种种手艺...
評分理想和印象中的书话都应该是信手拈来娓娓道来的,这本倒是让我大开眼界(读书很少,所以眼界容易大开),像是在写论文,说不出不好,但是总是觉得别扭。 很喜欢这个装帧,简洁大方,里面谈的音乐、文学也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可能我的期望太高,觉得可惜了。 中华这套书话,看...
評分理想和印象中的书话都应该是信手拈来娓娓道来的,这本倒是让我大开眼界(读书很少,所以眼界容易大开),像是在写论文,说不出不好,但是总是觉得别扭。 很喜欢这个装帧,简洁大方,里面谈的音乐、文学也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可能我的期望太高,觉得可惜了。 中华这套书话,看...
評分生活是要付出体力的,从作者买书、借书、读书、写书的过程中看不出脑力的痛苦,溢于纸面的全是体力的快乐,真好! 读了两遍,这样的书现今真是少见了。 为啥还嫌我写的少呢?难道为了说一本书好还要写一篇学术论文吗?可见现在当一个只想做体力活的人是多么的难啊,还好马应该...
評分从8月初每周一次送我家的IT民工去虹桥站开始,在回家的地铁上看这本书。能在送人之后引起阅读兴致的书,实在太少,所以我几乎是依依不舍地把它读完了。感谢这本书,我每次在拥挤的地铁上,随便找个位置倚住,摊开它,就能为我带来平静、放松,以及两次坐过站。 今天读完最后几...
本真馬慧元
评分我最喜歡讀她寫音樂的部分還有散落在書中思想火花,那種”特彆對“的感覺源於背後大量的閱讀和獨立思考。不過有幾篇讀後感、觀後感比較隨意,覺得是平時的筆記還不夠分量拿齣來齣版。
评分沒有想象中的好,或許是因為寫寫音樂的書,比寫音樂本身,多瞭一層隔膜吧。倒是可以循著綫索找一些書和片子。寫非音樂的部分倒是比音樂部分好~
评分我最喜歡讀她寫音樂的部分還有散落在書中思想火花,那種”特彆對“的感覺源於背後大量的閱讀和獨立思考。不過有幾篇讀後感、觀後感比較隨意,覺得是平時的筆記還不夠分量拿齣來齣版。
评分作者最近寫瞭好些書,文字逐漸開始converge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