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裕棻、張大春、張惠菁、董橋、劉紹銘、鄭樹森、唐諾、孫甘露──拔尖推薦
◎ 天下文章分兩款:一款沒有燈,一款點了燈,書海黢黑,星火寥落,幸虧有毛尖,篇篇文字都亮堂,亮著小資產階級的賴皮也亮著小無產階級的牛皮,連張愛玲怕也要探頭張看,悄然驚才。 ──董橋(作家)
◎ 亂石崩雲,出人意表。俏皮、乖巧、風趣、幽默。經營意象,時見匠心。諷喻世情,軟硬兼施。 ──劉紹銘(作家)
◎ 文如其名,尖銳非常,惹毛體制內外,但絕不亂來。 ──鄭樹森(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榮休教授)
◎ 毛尖的豐饒,是因為她把自己置放於一個比較困難的時間位置上,她不甜美的躲入過去,也不傲慢的躲入現在,在這樣兩種(或者更多)明顯無從和解的時間力量拉扯之中,強壯、元氣淋漓而且生動。 ──唐諾(作家)
◎ 在老朽和幼齒,濫情和冷漠,故作高深和不知所云間提供了感性的道路,在奢談魯迅和奢談時尚之間接觸生動堅硬的現實,爲活生生的此刻留影,並且梳理出「明日帝國」的夕照。 ──孫甘露(中國知名作家)
*
當代海派作家最犀利也最溫潤的名字──毛尖
感性與理性兼具 影像書寫與隨筆雜談雙修
「許多時候,毛尖選取的視角似乎是『小區保安』(社區警衛)式的,她彷彿從門房或者某戶人家的窗口觀察鄰居和朋友們,以及這個『兵荒馬亂』或是『雞飛狗跳』的世界,訴說著我們這些介乎保安和保姆之間的老百姓的基本處境和心聲。」
「立場是平民的,場景通常是喜劇性的,結局多少是悲涼的,她那雙打字的手是憤怒的……為小市民們代言了喜怒哀樂,讓這世界比實際上有趣許多。」
百餘篇小品,縱談文友、讀書、時事、媒體、校園、家庭、後青春期的青春以及世足賽……天才率性,無所謂諧謔調侃,藏幾分詩情畫意,拿捏走過新舊世紀之交的世故,打磨小日子的純真,展現和這個絢爛的瞬息萬變時代保持連結與平衡的絕妙姿態。
《中國時報.開卷周報》2010年5月2日專訪毛尖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10/05/03/496824.html
關於作者:毛尖
浙江寧波人,中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香港科技大學文學博士。當代海派作家,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並於《南方周末》、《萬象》、《信報》等刊物闢有專欄。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電影筆記》、《當世界向右的時候》、《識字課本》、《慢慢微笑》、《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亂來》、《這些年》,譯著有《上海摩登》等。
毛尖开的专栏。文汇报以前有图书馆的时候老读,没有了图书馆,笔会也看不到了。 自在看着毛尖的专栏散文,隽永而有思考的余地。事情都简单,能思考就难了。文人的雅致。
评分第一次看毛尖写的东西,我笑翻了。我觉得这“男人”文字幽默精炼、一语中的,绝没废话,句句在理,之后看“他”在《万象》的电影笔记,翻译的《上海摩登》越发觉得嬉笑怒骂背后的另一面学院派气质。直到某一天,我懵然发现,这个文风颇为硬朗爽快的大侠竟是位江南小女子时,我...
评分念大学时读过毛尖老师两本书,尤其中意其中一本电影笔记。手起笔落之间,将电影描摹地风情万种,令人欲罢不能,以至于到了买过两本送人的地步。不料这次失望来得令人措手不及。这本书集合了毛老师几年来在《信报》上的专栏文章,也集合了一个卖弄聪明的中年人的种种低级趣味。...
评分毛尖几乎可以算得上最令我大跌眼镜的女作家了。几年前她刚刚出名那会儿,我买过她的《非常罪,非常美》,那时毛尖写文章规规矩矩,虽谈不上惊艳,倒也没有太大过失;但是这本《乱来》简直刻薄得令我不忍卒读。这本书的宣传语说,它讲的是上海的城市文化,可是我从头翻到尾,除...
评分看完一半后后失望之情便势不可挡 与毛尖之前的几本《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慢慢微笑》 简直判若两人 阅读中一直纳闷是不是同一个毛尖写的 就毛尖笔下屡屡提及的沈爷、宝爷而言 能把日常俗事妙笔生花这种事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
总爱在结尾处来个转折
评分圖書館藏書。其實有幾篇還是很好的,但一直看下去卻有點意興闌珊
评分一代新上海文藝小資專欄已相夫教子扯談飯局閒拉家常。其舊著似乎更耐看些。或是我個人根本對所謂海派文筆偏見。這個女博士哪有醉鋼琴姊姊般有趣呢。
评分虽然我很喜欢毛尖老师,但是这本书在我看来不如其他几本那么吸引我。不过她的犀利一如既往。
评分普罗的闲碎与尖刻,都说了是来乱,哪还顾得上失礼,是思有邪,不也是思无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