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天

24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美] 丽贝卡·史密斯
出品人:
页数:347
译者:荣恩琳
出版时间:2004-8
价格:44.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6195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
  • 纪实
  • 商业
  • 安然
  • 投资
  • 经济
  • 财经
  • 金融传记
  • 时间管理
  • 自我提升
  • 习惯养成
  • 每日计划
  • 效率提升
  • 专注力训练
  • 目标设定
  • 自律生活
  • 成长记录
  • 坚持到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4天安然垮台真相》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调查过程,充满了不为人知的真相,通过环环相扣、悬念四伏的推理与调查,冲破了安然公司的铁墙,完整地展现了一个世界超级能源公司逐渐垮台的全过程。美国安然公司曾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七位,然而2001年10月16日,安然突然宣布第三季度亏损6.38亿美元。两位《华尔街日报》记者怀疑公司的领导层可能通过隐瞒债务,制作虚假财务报表从公司获得巨额财富。他们凭着探究事实的敬业精神,展开了一系列调查过程,与安然领导层进行信息拉锯战,终于揭开安然表面的光鲜背后暗藏的真实的诺言。24天后,安然股指走跌至原来的1/4,资产损失近190亿美元,夕日中呼风唤雨的安然大厦终轰然倒塌。

美国自由经济体制下企业监管制度的巨大漏洞,暴露了繁荣的企业制度内部的虚假泡沫。不透明的企业运作模式与虚假的财务报表给领导层提供了非法渔利的温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企业管理者足可引以为鉴。监管无止境,内里有乾坤。财务制度与监管能力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创造企业的持久繁荣。

作者简介

丽贝卡・史密斯是华尔街日报加利福尼亚局驻洛杉矶的一位记者

1996年由于卓越财政和经济报道,她分享了 杰拉尔德Loeb奖。

2001年她因为在对能源业的深度报道,再次荣获了杰拉尔德Loeb奖。

目录信息

1 我们的首席执行官辞职了
2 “谁是安迪·法斯托?”
3 “你不会相信斯基林都告诉了我些什么。”
4 “我发现莱先生并不虚心纳谏。”
5 “这里并不存在利益矛盾的问题。”
6 “你们只是在隔靴搔痒。”
7 “你们正在使一个价值200亿的帝国摇摇欲坠。”
8 “我想成为本年度最佳首席财务官。”
9 “存在利益矛盾并无大碍。”
10 “让《华尔街日报》见鬼去吧。”
11 “他不可能干不利于安然的事。”
12 “修正一下我上次的说法。”
13 “我不敢肯定它有一个名字。”
14 “你们错过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15 “看来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在读你们的报道。”
16 “你们看上去像是在隐瞒着什么”
17 “死亡升级,这个词我今天已经听到不下十次了。”
18 “哦,整个周末我都会在办公室里。”
19 “这群骗子!”第三部分 大势已去
20 “肯·莱知道这次会晤吗?”
21 “不要再去找他们的人了。”
22 “至少,我们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的一分子!”
23 “大裁员公司”第四部分 回顾与反思
24 “另一方还有一些有趣精彩的事情呢。”
25 “安然有一个问题,你们或许会感兴趣。”
26 “我实在是被这件事弄惨了。”
27 “我们曾就公司内部可能存在的非法行为,通知了安然的审计委员会。”
28 “你们这里是不是有碎纸机?”
29 “我没有仔细看。我不想知道得太多。”
30 “你在跟我开玩笑吧。”
31 “我实在没法再活下去了。”
32 “淘气名特有的骄傲。”
33 “下次如果法斯托做生意,我也想入伙。”
34 “他常常显得傻乎乎的。”
35 “傲慢无理。缺乏责任感。”
36 “安然的首席财务官、科珀以及其他人一起,设计欺骗了安然和它的股东们。”
37 “美国人只会从灾难中学习,而不会在经验中长进。”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视角:不是充斥着财会或法律专业词汇、或数字堆砌的报告,不是煽情催泪或偏颇愤青的阴谋论调;而是基本客观的描述了整个安然大厦从发现霉点到最后倾塌的神速过程。两个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报告和资料间敏锐嗅出蛛丝马迹,如何在无知与谎言混杂、道德...

评分

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视角:不是充斥着财会或法律专业词汇、或数字堆砌的报告,不是煽情催泪或偏颇愤青的阴谋论调;而是基本客观的描述了整个安然大厦从发现霉点到最后倾塌的神速过程。两个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报告和资料间敏锐嗅出蛛丝马迹,如何在无知与谎言混杂、道德...

评分

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视角:不是充斥着财会或法律专业词汇、或数字堆砌的报告,不是煽情催泪或偏颇愤青的阴谋论调;而是基本客观的描述了整个安然大厦从发现霉点到最后倾塌的神速过程。两个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报告和资料间敏锐嗅出蛛丝马迹,如何在无知与谎言混杂、道德...

评分

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视角:不是充斥着财会或法律专业词汇、或数字堆砌的报告,不是煽情催泪或偏颇愤青的阴谋论调;而是基本客观的描述了整个安然大厦从发现霉点到最后倾塌的神速过程。两个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报告和资料间敏锐嗅出蛛丝马迹,如何在无知与谎言混杂、道德...

评分

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是它的视角:不是充斥着财会或法律专业词汇、或数字堆砌的报告,不是煽情催泪或偏颇愤青的阴谋论调;而是基本客观的描述了整个安然大厦从发现霉点到最后倾塌的神速过程。两个记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报告和资料间敏锐嗅出蛛丝马迹,如何在无知与谎言混杂、道德...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东西太多余了。越看越没有精神

评分

很多东西太多余了。越看越没有精神

评分

记者真是伟大的职业,虽然安然绝对不会是最后一笔,但好在还有一群调查者在

评分

几年前曾经看过,既了解了事件的全貌,又了解了美国相关问题的制度。从别的书链接过来的,否则我可能就把曾经读过的这本书忘掉了。

评分

太贪了,搞那么多复杂的交易掩人耳目获取高额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