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者与他者

我者与他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许倬云
出品人:
页数:15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47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许倬云
  • 历史
  • 中国历史
  • 文化
  • 中国
  • 台湾
  • 三联
  • 历史学
  • 哲学
  • 身份
  • 自我认知
  • 存在主义
  • 文化差异
  • 社会认同
  • 个体与群体
  • 他者理论
  • 自我建构
  • 差异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内容简介:中国的历史,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历史而已;中国文化系统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这一个出现于东亚的“中国”,有其自己发展与舒卷的过程,也因此不断有不同的“他者”界定其自身。到了今天,经过八次锤炼,“中国”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中国”竟在几个古老文化体系之中,经历了最大,也可能最为彻底的变化过程,我们甚至可以提问:原来的“中国”是否还存在。

作者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学,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代表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等。

目录信息

江山风雨晦,长河万古流
引言
1 史前时代
2 殷商时代
3 周代封建的天下
4 战国时代的列国体制
5 中国世界的形成
6 汉代的中国
7 帝国系统的衰变
8 族群“主”与“客”的转化
9 “我”、“他”的大混合
10 唐代的中国
11 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
12 蒙古的时代
13 明代中国
14 满清帝国
15 近代的变化
16 国共两党的中国
后论
补跋
许倬云著作目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许老找了个很特别的角度成书,搭建了一个分析起来很“高档”的论述框架,一举囊括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一个点点滴滴和日日夜夜。话说,台湾的历史学者总喜欢“立说”,搭建自己的历史框架,然后把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往自己的框架上硬拉,这种做法实在是不敢苟同。 但总觉的近...  

评分

评分

读书要找准定位,此书作为一份补写了一二的讲稿,自不能以专著苛责,有观点似待商榷(如明朝防备帖木儿而下西洋云云),有些言语似嫌苛烈(很显然许先生对清朝极无好感,对其论述有点“新清史学”的影子,但又摆脱不了“满清”的定见,当然,这大概是为了服务于“我者与他者”...  

评分

一般情况下我是极少给二星的,但这次确实是难以掩饰地感到失望。这本书仅9万字,却想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塞到一个框架里去,视野太大,以至于无法驾驭。不能说毫无见地,但大部分只能说胜义不多。如果是写给中学生作为历史扫盲读物也罢了,权当在地铁上翻翻,但这却是“余英时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出生在这条轴线的第17章,从前我有一个错误,把一个国家当做一种文化,把一个朝代当做一个国家。

评分

可有可无的历史流水账,叙述严重扁平化,言其然不言其所以然的断言俯拾即是。少量比喻与理论的引用武断、生硬而可疑。作者对我者与他者的概念的把握程度含混不清,也未专门进行论述。即便考虑演讲需要亦过于流水化。只要稍稍怀有区分中外的视角,这本书的内容就可以自任何靠谱的中国通史书籍中按照时间顺序抽出,且不可能叙述得比它更肤浅、武断、毫无创见和毫无以问题为中心的叙述结构了。p36倒数第三行“楚人一炬,化为焦土”应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这是初中语文背诵篇目,编者或者校对让此等低级错误出现实属失职。

评分

怎么写得跟命题作文一样。。

评分

“我者”与“他者”,“内”与“外”的关系,说来并不复杂,却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关键。

评分

实体,米兰|将所有问题硬性区分为我与他的不同,历史发展到最后从民族的我他到阶级的我他,我他在不同时期的交融,血色亲疏终敌不过个人利益的异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