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这一名称的原义是“坐在某人身旁”,蕴含“秘传”的意思。该书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祭祀活动和修行生活,体现了典型的东方思维方式以及印度的伦理道德规范。
自人类存在以来,就开始有无尽关于欲望的困惑和对于绝对真理的探索。于是那些古代的贤士、雄将、帝王、修士们无不向仙人祈求获得指导通向最高境界—“梵”的道路,于是超脱于普通人之上通晓古今的先知边解开众士的疑惑,边用祭颂诗歌的韵律娓娓道来,牵领蒙昧者进入那玄秘微妙...
评分我在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惊讶于其内容的费解。但我认为这只能是由于它太古老,所以蛮荒、低级。我从不在一开始就怀疑译者。我也粗略对比了徐梵澄文集里的《大林间奥义书》,觉得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我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可靠的。本书的前言很重要,译者写此前言是有目的的...
评分书看完了,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我仍然认为,这是一本宗教书而非哲学书。虽然里面探讨的一些课题同样是哲学所关注的。两者的分野,便是书中内容是否可以被怀疑。宗教的理论往往是直给,不容怀疑。哲学则需要摊开自己的思辨过程,可供检阅。 二,从中可以看出...
评分书看完了,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我仍然认为,这是一本宗教书而非哲学书。虽然里面探讨的一些课题同样是哲学所关注的。两者的分野,便是书中内容是否可以被怀疑。宗教的理论往往是直给,不容怀疑。哲学则需要摊开自己的思辨过程,可供检阅。 二,从中可以看出...
评分从《刀锋》而来。刀锋中莱雷追求精神世界的终极答案,最后在印度宗教这里找到了,用知识获得梵,是最高的。 刀锋的扉页上那句,剃刀锋利越之不易,就源自《迦陀奥义书》,于是我便按图索骥找来了。 按照毛姆所说的阅读法,有趣之处细细看,无趣之处快速翻。我两天看完了这本应...
不是每本书都适合大众. 随手翻了下. 很难读下去
评分战战兢兢的点击读过,其实却是连书页也没有翻开过。灵魂太渺小。力量何处寻?
评分语言的繁殖能力太强,现在的词汇太多了。当非得以很有限的词汇来覆盖世界的时候,你不得不用心找到万物的联系,但创造新词汇却是一个区分的过程。减少词汇量,直到最后一个OM,就像从沙子里淘金子,从人群里找到智慧。这就是语言炼金术,不完全是个比喻
评分语言的繁殖能力太强,现在的词汇太多了。当非得以很有限的词汇来覆盖世界的时候,你不得不用心找到万物的联系,但创造新词汇却是一个区分的过程。减少词汇量,直到最后一个OM,就像从沙子里淘金子,从人群里找到智慧。这就是语言炼金术,不完全是个比喻
评分不信、不喜、不赞同,冲翻译的文采看完。既然梵我如一,一个人只要懂这个(世界)、懂自我、懂空、懂梵就能达到“最高”的境界,既然梵不在先后(超越时空),不在他而在我(跨越内外),既然梵是所有——那又何必坚持划分种姓和等级?分什么亲缘?要什么政权?宗教式“要恰饭的嘛”。倒是学到一招,用“确实”二字做句首,作排比句式,配合神秘的语气多次重复,就能造出特别的韵律和说服力,随便编一个:确实,梵我如一,不分种姓;确实,梵我如一,不分远近;确实,梵在此岸,此岸在自我,不在他者;确实,梵在此岸,此岸在自我,任何人知道这样,他就拥有自我;确实,这个是有,这个是无,是有也是无;确实,这个是梵,梵既有也无,任何人知道这样,他就会处于这种既有也无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