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是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Ia)中的一部宗教哲学诗。因此,在阅读《薄伽梵歌》之前,先要了解一下《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它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不断扩充内容,层层累积而成,最后定型的篇幅达到"十万颂"(每颂一般为三十二个音节),译成汉语约四百万字。
《摩诃婆罗多》全诗共分十八篇,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的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称为俱卢族,后者称为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印度的《薄伽梵歌》,成书于公元前400年~公元400年之间。被誉为“印度的圣经”,也是瑜伽哲学的必读经典。其讲述的是婆罗多王子阿周那不忍种族内部互相残害,想放弃王位,放弃夺权大战,而毗湿奴大神化身的黑天开导他,教他修炼“业瑜伽(专注于无私奉献的行动),智瑜伽(认...
评分迷途的清心剂,归所的指明灯。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Bhagavad-gita-as-it-is 多个版本的音频下载。
评分年初地铁上读完的小书,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段著名哲理诗。歌言体的形式颇类《道德经》,但《薄伽梵歌》更强调行动本身:“你永远无所执着,做应该做的事,无所执着地做事,这样人达到至福。” 不计得失,不问成败,只因为这样做是对的,只因为这是我应该做的。人的主...
评分作为无神论者本着科学性取其精华的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上纲上线的鸡汤文啊,随便一则都可以展开写个微信转发贴。我强迫自己非要逻辑化的总结下:这是一本关于瑜伽精神的书,瑜伽把人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身体,是载体,主要是感官享受的欲求;第二层是思想更多是精神需求;第...
评分我心中的世界如何混沌,对这世界的认知便如何迫切。 我深信,且体会到:人的本性不可改变。对印度哲学的强烈好奇促使我读起《薄伽梵歌》,并再次感知到,我的人生必然和印度哲学息息相关。我渐渐理清了一些头绪,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的区别。 在读《薄伽梵歌》时,看到这样一...
极其优美又充满思辨(电子版)
评分最蛋疼的书——哲学内涵文学形式:不看序,不看注,光看内容,真真懂不了;看序,看注,就不必要看内容了。倒是第十章有点文学味。
评分即使看了梵文原著,甚至能像婆罗门大学究一样倒背如流,若和你原本的精神相差太多,没有经过修炼,其精髓也略难GET。。。
评分黄灿然老师荐曰:“非常精深,层层推进,我谨向任何有志于彻悟人生大道理的读者推荐”,于是我就找来读了。古印度史诗的一幕片段,其中思想显而易见与后来的佛教有千丝万缕联系。于此刻的我而言,“坚持行动,勿执著于感官与行动成果,全部行动即是向至高存在的祭献”,确然是一部能奋发志气的古典著作。
评分没完全看懂,所以打三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