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普鲁斯特 意识流 法国 小说 法国文学 追忆似水年华 外国文学 徐和瑾
发表于2025-02-22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追忆似水年华(第1卷):在斯万家这边》内容简介: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在小说创作中实现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为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他改变了小说的传统观念,对日后形形色色新的小说流派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划时代巨著,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尤利西斯》并称意识流小说的巅峰。这部小说以清新灵动的独特艺术风格,借助超越时空的潜在意识,使逝去的时光在他笔下重现,从中抒发对故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
安德烈·莫洛亚曾说过:“普鲁斯特简单的、个别的和地区性的叙述引起全世界的热情,这既是人间最美的事情,也是最公平的现象。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在小说创作中实现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为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他改变了小说的传统观念,对日后形形色色新的小说流派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上有两种小说,可预测的如《罪与罚》,即“幸福已经到手,置于安全之处,不会再失去”,和不可预测的,“转瞬即逝,如同年月”,《追忆似水年华》是后者。
评分日复一日的宴会,欢愉和铺陈,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变化,以及不幸就是在这似乎没有波澜的,一点一滴流逝的岁月中发生,而人却不会感觉到。在爱情离他而去的时候,它并没有向斯万告别;吉尔贝特对“我”的日渐冷淡也是无法察觉的。生活中的不幸,比如变心,发生得是十分缓慢的。人在空间中的位置,无法与他在时间中的位置,与时间的毫无希望的抵抗相比——不过还好有一串美丽的地名,有玛德莱娜小甜饼。
评分P.S.安德烈·莫洛亚的序写得极好。
评分#1871.7.10-2015.7.10 纪念普鲁斯特诞辰144周年# 终于借普氏诞辰之际开始啃这七大本名著了。第一本果然还是自己比较能感同身受的第二部能让我快速找到阅读的兴奋点,相比之下,冗长琐碎的第一部简直有些不知所云,大概是我读《追忆》的节奏不对?斯万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嫉妒心和醋意,写得太真实了,读着读着就仿佛自己的心事被戳穿了似的。而女方的人品也注定了他的爱情最终流于悲剧实属必然——然而这是报应。
评分P.S.安德烈·莫洛亚的序写得极好。
前天我在书店看到了译林出的新版的<<追忆似水年华>>.虽然我年纪不太大,却有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 我以前是学校的图书馆理员,千万不要以为图书馆理员都象<<情书>>中那么浪漫.现在的书当然不用在用图书登记卡,都用了可恶的电脑了.我们的工作是搬书、运书、借还书(这个更没有浪漫...
评分挽紧时间的缆绳 —普鲁斯特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 1.一个人的肖像 像胡蜂一样蜷缩着,小心翼翼地向着内心开掘。像一位博物学家观察昆虫或者植物一样,怀着热情而又冷漠的好奇心观察人,精确地描写人的情感。喜爱生动的形象,认为事物的外部只是表象而已,必须通过...
评分1 午夜读完《斯万的爱情》最后一页,感觉仿佛《红楼梦》里,林黛玉听《牡丹亭》,真是“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没个开交”。 怎么可以写的这样好。 最后的那个梦,“他睁开眼睛,耳边最后一次传来远去的海涛。他伸手碰碰脸颊。是干的。但他还记得海水的凉意和咸味。”写...
评分我所谓普鲁斯特的“想象群”手法,如同天空的变幻云团一样无穷无尽。他不像纳博科夫那样,是传统意义上的造句练习,而是确确实实在创造“联系”。因此我总感觉到,普鲁斯特的方法尽管复杂,但仍然是有迹可循的。需要投入时间。真希望尽快看到后面几卷。如果周克希译不完,将来...
评分追、忆、逝、水、年、华。这部著作,一直是被大众视为阳春白雪,敬然后远之。即便是在小众读者群里,也是被谈论得多、被阅读得少——坚持读到最后一页的更少。那种漫长得风雅、细致到繁复、“把一根头发劈成四根”的文风,适合有钱有闲读者于神定气闲中细细品来,不适合被肾上...
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