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邀约》所讨论的问题,除了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叙事和修辞之外,亦论及一般文学现象,尤其是文学及其功能的历史演变。当今的文学写作,就其要点而言,通常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经验及其呈现方式、作者与读者、时间与空间、叙事语言。作者在细读中外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叙事的传统资源,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和辨析。《文学的邀约》还希望对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和18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观念的诸多方面,进行初步的反思 。
写作固属不易,阅读又何曾轻松?我们所面对的文本实际上不过是一系列文字信息而已,它既在语法的层面上(为我们经验所熟知)陈述事实,也在隐喻的意义上形成分岔和偏离;它既是作者情感、经验和遭遇的呈现,同时又是对这种经验超越的象征;既是限制,又是可能。既然文学作品的...
评分1) 作者洋洋洒洒,旁征博引,主题却时隐时现,思维有些跳跃,读时常有如坠云雾不知身在何处之感。但能切身感受到作者胸中的慷慨,读者时时能被这种激情感染。他大概不是要去对于目录中列出的那些主题进行周密的论证(因为那些主题很多都是相当宽泛而不具有明确的目标性),而...
评分嗯,没错,我知道我今天应该开始写论文了,我知道我最近还有两篇论文需要写,我知道我现在选择写这个书评是因为我不想写论文。 我害怕读理论,倒不是怕读不懂,而是我真的记不住,记不住也就算了,我还不会用。我导经常质疑我的努力:“你天天坐在图书馆里,怎么没见你论文反映...
评分 评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感受是,读的时候想起了差不多十年前读了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然后很希望自己在这些年有了一些进步,就像本书之于《从》的更为深入、明晰、广博和有力。
评分这是一本讲道理的书,一本讲文学的道理的书,一本从创作者的视角围绕叙事展开的讲文学道理的书,很有意思。
评分格非老师这本书虽然旁征博引,不乏精辟的见解。但是有些堆砌的嫌疑,至少作为对初学者的邀约显得不那么友好。同样一本书,伊格尔顿写出的是另一番模样。
评分大致无太多理念上的启发;偶有典故上的惊喜。在文本接收理论方面较粗糙,对“西方理论”也过于简化轻视。见到不少我在各种它处读过的论述题目与举例的搭配,比如讲时间的一系列古文例子分析,和宇文所安<追忆>完全重合,也没有提到后者半句。有点震惊。
评分把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翻完,新意无多。顺着作者的解读,将心中一些游移又粗浅的想法明确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