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大象出版社
作者:[爱尔兰] 埃德蒙·伯克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郭飞
出版时间:2010-3-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4758058
丛书系列:大象学术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美学
  • 埃德蒙·伯克
  • 艺术
  • 英国
  • 文艺理论
  • 伯克
  • 文论
  • 哲学
  • 崇高
  • 观念
  • 根源
  • 人类
  • 思想
  • 存在
  • 价值
  • 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内容简介:埃德蒙·伯克,这位政治哲学界的保守主义代表,他在思考美洲问题和法国大革命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部让后世学人不断致敬的哲学著作,一部把经验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另类作品,一部还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的美学经典,以“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精神,大胆挑战了自古希腊以降被普遍接受的美学、心理学传统观念,为“崇高”和“美”找到了贴近大地、贴近人本身的坚实基础,并因此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趋向与艺术创作方法。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大象学术译丛”之一,该书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探讨美感和崇高感的心理根源,比起一般的经验分析,更具有一种方法论上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具体内容包括论趣味、《探讨》一书的影响、崇高与美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编者前言
编者导言
成书与出版
论趣味
崇高与美
《探讨》一书的影响
关于本书的说明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目录
正文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评分

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评分

这是爱尔兰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在1757年伯克发表了一篇有关美学的论文,中文版其实早就有了,但是以专著的方式出版好像是第一次,美学的古典之作。崇高作为一个特定的美的范畴,它具有与优美不同的本质特征。美学中所讲的崇高,是一种庄严的美...  

评分

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评分

本文是一篇课堂作业,是课上报告的讲稿。作业要求在文本中找一到两句话,并进行分析。虽然课程的内容是美学,但是毕竟我的专业是政治理论,所以这篇讲稿中有很多脱离美学的内容。但即使如此,本文依然对伯克文本的核心内容予以了梳理,所以估计可能对读者来说还有些用处。另外...  

用户评价

评分

崇高的对象如暴风雨,和我们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一样另人产生恐怖,但在情感上显得不同。暴风雨如果危及生命,只能产生痛苦。而暴风雨成为崇高对象的条件是它有危险性,但这危险性又不太紧迫或者得到缓和:"如果危险或者痛苦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可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者受到某种缓和,危险和痛苦也可以变成愉快的,在这里,伯克使用了"距离"这样的词。暴风雨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我们可以对它持有审美欣赏的态度,它虽然产生恐怖,却在使人感到某种程度的愉快之内。伯克还提到,美只涉及爱而不涉及欲念,爱指的是"在观照任何一个美的事物时心里感受到的那种喜悦""欲念"却只是迫使我们占有某些对象的心理力量。"

评分

5所有感官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或高或低,或已知或未知6毫无折中的感觉主义;不承认决定“意义”的主观因素7、45最主要的激情:自我保存的(痛苦、危险)-欣喜/由崇高激发;社会的(性爱-爱/女性之美、一般社会交往-类似于爱/一般的美)-爱(带来愉悦)/由美激发。|32愉悦从不起源于痛苦或危险的去除,伴随后者的是欣喜100美依赖的7个特质

评分

崇高以恐惧为基础,美以愉悦为基础。并没有高深理论,伯克只使用了最简单的逻辑推理,当然前提是足够细致的观察思考。字里行间透露出的18世纪文科生对科学的了解,让人深感中西差异之大。由于这类主题主观色彩较浓,你一定不会全同意他,比如他说,比例肯定不是美的来源......

评分

崇高的对象如暴风雨,和我们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一样另人产生恐怖,但在情感上显得不同。暴风雨如果危及生命,只能产生痛苦。而暴风雨成为崇高对象的条件是它有危险性,但这危险性又不太紧迫或者得到缓和:"如果危险或者痛苦太紧迫,它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可怖。但是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者受到某种缓和,危险和痛苦也可以变成愉快的,在这里,伯克使用了"距离"这样的词。暴风雨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我们可以对它持有审美欣赏的态度,它虽然产生恐怖,却在使人感到某种程度的愉快之内。伯克还提到,美只涉及爱而不涉及欲念,爱指的是"在观照任何一个美的事物时心里感受到的那种喜悦""欲念"却只是迫使我们占有某些对象的心理力量。"

评分

经验主义是不可回避的,因为即便是一蹴而就,总还有个「一蹴」嘛,而这就是伯克在如今时代的价值。另,翻译有损原文气势,但愿将来还能有新译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