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内容简介:埃德蒙·伯克,这位政治哲学界的保守主义代表,他在思考美洲问题和法国大革命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部让后世学人不断致敬的哲学著作,一部把经验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另类作品,一部还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的美学经典,以“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精神,大胆挑战了自古希腊以降被普遍接受的美学、心理学传统观念,为“崇高”和“美”找到了贴近大地、贴近人本身的坚实基础,并因此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趋向与艺术创作方法。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大象学术译丛”之一,该书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探讨美感和崇高感的心理根源,比起一般的经验分析,更具有一种方法论上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具体内容包括论趣味、《探讨》一书的影响、崇高与美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最近看了《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念的根源之哲学研究》【Edmund Burke(1757)】,深感受益匪浅!德国作家莱辛曾将这篇伯克年轻时写就的美学论文翻译成德文,其美学观念也受到过伯克的影响。Edmund Burke是在John Locke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之下,在27岁时就认真探寻美学的两个...
评分本文是一篇课堂作业,是课上报告的讲稿。作业要求在文本中找一到两句话,并进行分析。虽然课程的内容是美学,但是毕竟我的专业是政治理论,所以这篇讲稿中有很多脱离美学的内容。但即使如此,本文依然对伯克文本的核心内容予以了梳理,所以估计可能对读者来说还有些用处。另外...
评分本文是一篇课堂作业,是课上报告的讲稿。作业要求在文本中找一到两句话,并进行分析。虽然课程的内容是美学,但是毕竟我的专业是政治理论,所以这篇讲稿中有很多脱离美学的内容。但即使如此,本文依然对伯克文本的核心内容予以了梳理,所以估计可能对读者来说还有些用处。另外...
评分在艾柯的《美的历史》里,讲哥特式建筑时带到了伯克以及康德的美学观念,比较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二人都肯定了“恐怖”和“美”之间的联系,这个有趣的洞见吸引我找来这本书,想看看书中是否还有更加精彩的展开论述。具体到哥特式建筑,它同时蕴含“崇高”和“恐怖”的二元性,也...
评分柏克对自己的经验与感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并且得出了独到的见解。上承英国经验主义,下启浪漫主义。 柏克所讨论的具体的引起美感之物是“美”(beauty),“美学”(Ästhetik)之“美”与此不同,此美非彼美。 ————永恒与无限————— | ...
…………竟然不是商务出的…………神马大象出版社……
评分见解很独特,但有些许偏颇。部分读完后我并没有完全明白。需要再细细研究一下。
评分崇高以恐惧为基础,美以愉悦为基础。并没有高深理论,伯克只使用了最简单的逻辑推理,当然前提是足够细致的观察思考。字里行间透露出的18世纪文科生对科学的了解,让人深感中西差异之大。由于这类主题主观色彩较浓,你一定不会全同意他,比如他说,比例肯定不是美的来源......
评分经验主义是不可回避的,因为即便是一蹴而就,总还有个「一蹴」嘛,而这就是伯克在如今时代的价值。另,翻译有损原文气势,但愿将来还能有新译本。
评分理客中的总结:伯克对崇高与美的区别划分主要在于痛苦与愉悦,对美即比例、适用的观点提出质疑,在最后部分提出诗歌并非模仿的艺术(非通过模仿自然而通过某些表达先在观念的语词来激发情感)。伯克这个经验主义者的美学近乎科学,尽管在如今看来略为笨拙浅薄。康德写判断力批判论及崇高明显受其影响,当然比伯克更为纵深。其实更好奇他的政治哲学,本书当一窥他文体家的气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