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内容简介:上海是西方电影到达中国的第一站,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业发展的中心。《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上海城市发展空间为观察视野,描述和分析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与演变进程,以及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和媒介的电影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实现本土化。此外,《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电影史研究,不失为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尝试。
囫囵看了一遍,收获也有一些,启发也有一些,但是仍然觉得问题多多。 一.结构 结构可能是本书最明显的问题,本书分为五章,但却像五个独立得部分, 各章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我恍惚间有在看一本论文集的感受。 二.行文 文字多少可以...
评分囫囵看了一遍,收获也有一些,启发也有一些,但是仍然觉得问题多多。 一.结构 结构可能是本书最明显的问题,本书分为五章,但却像五个独立得部分, 各章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我恍惚间有在看一本论文集的感受。 二.行文 文字多少可以...
评分囫囵看了一遍,收获也有一些,启发也有一些,但是仍然觉得问题多多。 一.结构 结构可能是本书最明显的问题,本书分为五章,但却像五个独立得部分, 各章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我恍惚间有在看一本论文集的感受。 二.行文 文字多少可以...
评分囫囵看了一遍,收获也有一些,启发也有一些,但是仍然觉得问题多多。 一.结构 结构可能是本书最明显的问题,本书分为五章,但却像五个独立得部分, 各章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我恍惚间有在看一本论文集的感受。 二.行文 文字多少可以...
评分囫囵看了一遍,收获也有一些,启发也有一些,但是仍然觉得问题多多。 一.结构 结构可能是本书最明显的问题,本书分为五章,但却像五个独立得部分, 各章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我恍惚间有在看一本论文集的感受。 二.行文 文字多少可以...
这本书想着从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主体性”建构的视角去阐述这段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但是就是没有沿着这个核心去阐述,论述了放映、制片、审查、左翼电影(主体意识的重点)印刷媒介、画报,像论文合集。最明显没下功夫的地方——没赶趟“好莱坞影响”这条浑水,如果要探讨主体性,那么“好莱坞”作为他者,显然不可缺席。总之就是太散了,启发性不大,而且本身对待左翼电影也太片面好评了。
评分这本书想着从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主体性”建构的视角去阐述这段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但是就是没有沿着这个核心去阐述,论述了放映、制片、审查、左翼电影(主体意识的重点)印刷媒介、画报,像论文合集。最明显没下功夫的地方——没赶趟“好莱坞影响”这条浑水,如果要探讨主体性,那么“好莱坞”作为他者,显然不可缺席。总之就是太散了,启发性不大,而且本身对待左翼电影也太片面好评了。
评分1163:中国早期电影史(文不对题,随便翻翻即可)
评分212 J909.2/*091
评分一看就是论文改的,比较资料梳理的感觉。但是如果从“史”的角度来说,个人主观多了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