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作了探讨。它共分为七部分。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的和谐的发展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1759)是和《国富论》(1776)同样齐名的亚当·斯密的经典传世之作。
亚当·斯密(1723-1790):生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他发表于1776年的《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使他终于享有荣誉和爱戴。他于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一个多月了,终于把《道德情操论》读了一遍,第一遍读,很难有什么深刻的见解,还是要再读几遍。读书笔记很难整理,书的体系本来就非常完整。笔记只能化整为零,将自己读书时候的一些想法罗列一下。 朋友之间的相互同情 “不管同情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它是怎样产生的,再也没...
评分一个多月了,终于把《道德情操论》读了一遍,第一遍读,很难有什么深刻的见解,还是要再读几遍。读书笔记很难整理,书的体系本来就非常完整。笔记只能化整为零,将自己读书时候的一些想法罗列一下。 朋友之间的相互同情 “不管同情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它是怎样产生的,再也没...
评分 评分《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重要,其思想内涵远远超过了十本当代畅销而肤浅的经济学教材。它实际上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伦理基础。 在斯密那个时代经济学是不存在的,而斯密本身也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出版一本关于道德哲学的著作是再正常不过了,而成为现代经济...
评分第一篇 论行为的合宜性 ◇“情感或心里的感受,是各种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品评整个行为善恶最终必须依赖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待感情,或者说,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关系中考量感情:第一是从引起它的原因,或者说,从引起它的动机来考量它;第二则是从它所...
最终于好的启示是,不管是快乐幸福难过痛苦,自己是这一切的根源
评分意义深刻
评分太啰嗦了 一点想法颠三倒四没完没了的铺叙 好烦哪
评分太啰嗦了 一点想法颠三倒四没完没了的铺叙 好烦哪
评分翻译太垃圾了 一个意思要翻来覆去讲好多遍 死在第九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