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

留德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出品人:
页数:207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1
价格:19.9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0084565
丛书系列:季羡林作品珍藏本
图书标签:
  • 季羡林
  • 德国
  • 回忆录
  • 传记·回忆
  • 传记
  • 随笔
  • 散文
  • 中国文学
  • 留德经历
  • 德国生活
  • 留学回忆
  • 个人成长
  • 文化差异
  • 语言学习
  • 学术生活
  • 异乡故事
  • 跨文化体验
  • 留学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 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专家。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作为学贯中西、久享盛名的学者,他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文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羡林散文集》等;译作有《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目录信息

楔子
一 留学热
二 天赐良机
三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四 “满洲”车上
五 在哈尔滨
六 过西伯利亚
七 在赤都
八 初抵柏林
九 哥廷根
十 道路终于找到了
十一 怀念母亲
十二 二年生活
十三 章用一家
十四 汉学研究所
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十六 完成学业 尝试回国
十七 大轰炸
十八 在饥饿地狱中
十九 山中逸趣
二十 烽火连八岁 家书抵亿金
二一 我的老师们
二二 学习吐火罗文
二三 我的女房东
二四 反希特勒的人们
二五 伯恩克一家
二六 迈耶一家
二七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二八 盟国
二九 优胜记略
三十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三一 别哥廷根
三二 赴瑞士
三三 在弗里堡
三四 同使馆斗争
三五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三六 船上生活
三七 西贡二月
三八 从西贡到香港
三九 回到祖国的怀抱
余音袅袅
二战心影
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二 抬眼望尽天涯路
三 柏林王气黯然收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午餐时翻看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自认十分有趣,遂花费一下午看完全书。合书后只觉头昏脑涨,信息量太大,而我又是太久未读书了。 发现先生留德初衷与我现在的心理甚为相似:体验生活+镀金。不料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留就是十年。去是坐火车十天,经伪满洲国,苏联,...  

评分

其实我觉得他的文笔真的只能算很一般。季羡林的儿子写了本“我和父亲季羡林”也没觉得他人有多么的好。 以前的同事同样留德,并且也研读梵文。回过以后发现季羡林写的教材几乎是word to word的翻译德国大学里面使用的教材,并且没有写明是翻译的,而是季羡林著。当然了也不知道...  

评分

评分

本来如果不读这本书的话,二战期间在德国留学应该是什么样,根本没法想象。那么一个法西斯国家,能好到哪去?NAIVE!看了季大师的书,顿时自惭形愧。季羡林大师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连哥廷根被轰炸的景象都亲眼见过。美国大兵那么牛气的开着坦克进城,大师和他们谈...  

评分

直接把自己发在数典的文搬过来…… 《留德十年》是季老的回忆录,可能学生时代牵涉政治甚少,此书情感更为真挚,季老在德经历了二战,经历本已丰富,读来也能见到当时纳粹德国生活中的一面,可爱的一面,就这一点便值一读。季老的文字,我觉得只能视为平易,还欠文采。但是此...  

用户评价

评分

得了一个真字。

评分

季老这样的才华,在惜才的德国真是“香饽饽”了。无论是传道授业多年的导师、不辞辛苦为他打博士论文的邻家千金、待之如母亲的房东太太,还有在瑞士认识仅几周的克恩教授等皆想劝之留下,也侧面反映了季老待人真诚、爽朗的性格。离开哥廷根时,他内心的复杂与不舍也令人心生感动。人啊,在历史中真的太渺小了,季老陪着德意志人民饿了三年的肚子,千辛万苦辗转回来“心心念”的祖国,不多久又被关牛棚,依然能笑谈人生,何等气度啊!

评分

很小的書,幾天瑣碎的時間便讀完了。近來生出留德的想法,於是來翻翻老前輩的回憶。季羨林的文筆尚好,但也沒有到令人欣賞的地步。比起郁達夫,還差得遠。特別嚮往在老派的德國大學裡,和教授做學問的場景。勤勤懇懇一對一地唸一學期梵文,在如今的中國和美國,是太難做到了。讀語言如學游泳的比喻,也十分妥貼。行文中常常引用的詩賦,也可以看出當年學子的國學基礎,確實比現在高不少。讀完此書,感覺季並非超越性很強的人,不過著實對他有了興趣。可再讀《清華園日記》與《牛棚雜憶》。

评分

相隔80年,我和季先生同属留学生的见闻和感悟居然还有很多共同之处;自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战乱、饥饿和政府。虽然有读者表示季先生是“凤凰男”,但是说实话,我只读出来了他对朋友的怀念、对老师的尊敬、对叔父母少妻幼子和祖国的想念,对友人间失联和过世的震惊和感叹,对国民党腐败政府&法西斯&纳粹的斥责...三观很正。文笔并非繁丽,反而简单平实,但读起来觉得饱富真情实感、妙趣横生。好书。

评分

过誉,可能因为经济原因吧,感觉先生一生都不是大气之人。但博士答辩那四个sehr gut,太佩服!攻读博士那段看的我都想去德国读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