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腹痛、關節疼痛,這些對身體異常和不適反應的切身感受,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生命體驗。
疾痛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給日常生活造成瞭大量的睏難。腰酸背痛使我們分神,影響工作效率;頭痛會讓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成績下降;而有些疾病引發的性無能,甚至會導緻婚姻破裂。
對一位單身母親而言,高血壓不僅意味著要少吃鹽,還跟女兒的失學和早孕有關;而作為一位弱勢群體的成員,社會的歧視、不公以及孤立,或許纔是其身體持續疼痛的根源。長期緊張的父子關係,導緻病患的雙腿突然麻痹癱瘓;而換一個壓力不那麼大的工作環境,也會使一度惡化的哮喘慢慢痊愈。
然而,在大多數醫生眼中,疾病纔是問題所在。現代醫療係統,將我們鮮活的疾痛經驗,解釋為一種生物結構或是生理功能的變異,僅僅與身體有關。
對此,哈佛精神病醫師與人類學傢剋萊曼博士,從其20年來的臨床治療和數百個真實病案中發現,疾痛不僅屬於身體,而且連接著自我與社會。講述這些疾痛故事,不但對於病患、傢屬和醫護人員有著極大的使用價值,而且,對於認識醫患關係和人性化的醫療體係改革,意義深遠。
阿瑟·剋萊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凱博文),1967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曾先後擔任哈佛醫學院社會醫學部主任和哈佛大學人類學係主任,現任哈佛研究生院及醫學院終身教授。
作為國際醫學人類學界和精神衛生研究領域的代錶人物,他於1980年獲得英國皇傢人類學會醫學人類學勛章。1983年起,任美國科學院醫學部終身委員、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的院士、美國社會科學委員會顧問、世界衛生組織(WHO)顧問和美國國傢健康研究院(NIH)資深顧問,並曾獲美國人類學學會的最高奬項——博厄斯奬。
除了治疗,慢性病患者更需要“人文关怀” 转自2010-08-28 广州日报 文:墨斗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美)阿瑟·克莱曼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4月 疾痛是这个世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东西——多数人可能会嫌恶地斥之为病毒,少数人承认它是事实,“生活的一...
評分本书是哈佛大学精神科暨医学人类学教授凯博文医师(Arthur Kleinman)1988年所发表的名著,英文书名为The Illness Narratives-Suffering 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这位作者对中国的文化也有相当深入的接触,作者1970年代曾在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分别住过一段期间,也曾以...
評分疾痛故事:受伤的不仅是身体 时间: 2010-10-10 来源: 信息时报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美)阿瑟·克莱曼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4月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疾病的疼痛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然而,...
評分无法治愈、漫长的慢性病、疼痛感觉,对病人、医生、病人家属造成的身体、心理上的影响,纠结成模糊的一大团,剪不断理还乱。 这本书和之前了解到的一些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观点正相反。比如看《神经外科的黑色喜剧》时,作者作为一个新手医生,对病人抱有同情,因此被前辈...
評分重新發現和重視醫學的社會人文維度,希望能開心健康的,盡可能舒緩疾痛。
评分: R4/4246
评分阿瑟•剋萊曼的《疾痛的故事——苦難、治愈與人的境況》一書,是一部醫學人類學著作。作者通過引證許多在醫患關係中處於不同角色的人的故事,旨在倡導這樣一種理解,即以疾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有極大的缺陷,而更應注重患者的疾病與其社會、心理之間的緊密關聯,闡釋疾痛的經驗意義。整部著作有左翼傾嚮。
评分“我們可以把慢性疾痛及其治療想象成一座象徵性的橋梁,它連接著身體、自我與社會。”“它們還告訴我們,文化價值觀和社會關係影響我們如何詮釋特殊生活境況中的怨訴。”
评分切入角度跟我預期的不同,更多的是從社會心理和民族誌角度來補充現有醫學語言缺失的對病患感受和第一手患病經曆的尊重和認可。是正確的,是人性的,也是理想的。畢竟醫療的本質依然是權力和稀有資源的博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