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曆史

美國人的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編譯齣版社
作者:[英] 保羅·約翰遜
出品人:
頁數:1034
译者:秦傳安
出版時間:2010-4
價格:1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70140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美國史
  • 美國
  • 美國曆史
  • 保羅·約翰遜
  • 文化
  • 曆史人文
  • 西方史
  • 美國曆史
  • 曆史文化
  • 社會變遷
  • 政治製度
  • 移民經曆
  • 獨立戰爭
  • 憲法發展
  • 名人傳記
  • 日常生活
  • 多元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一書按道理說譯作《美利堅民族史》可能恰當一些,但未免太一本正經瞭。國內學者引用此書時有譯作《美國人民的曆史》的,我對“人民”二字嚮來敬而遠之,還是免瞭罷。作者夫子自道,說這部作品是一次“愛的勞動”(This work is a labor of love)。當然是對美利堅民族的愛(約翰遜本人是英國人),既然如此,在我這樣的俗人看來,那總該多說好話纔是。但約翰遜並不這樣。於是我們得以看到,在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包括華盛頓)背後,還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一麵,看到瞭他們性格和心理上的種種弱點,甚至缺陷。

此書從英國最早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寫起,一直寫到瞭20世紀末,也就是剋林頓時代,時間跨度大約是400年。作者盡管不是學院派的曆史學傢,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從“後門”進入這個領域的(I entered the study of American history through the back door),但約翰遜的案頭工作應該說相當紮實,書後的Source Notes差不多就相當於一本不厚不薄的書。書的封麵上印著《福布斯》雜誌的一句評語:“This audacious book is a magnificent achievement.”至於是否恰如其分,那隻能交由讀者判斷瞭。

評論:

書、藝術與風格(Books, Atrs and Manners)

約翰遜以一句鼓舞人心的話把美國的故事帶嚮瞭一個稍嫌突兀的結尾:“在一個成功的音符上結束這部美國人的曆史再閤適不過瞭,因為,美國人的故事,本質上是憑藉智慧和技巧、憑藉信仰和意誌的力量、憑藉勇氣和堅持來戰勝睏難的故事。”好吧,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是,但約翰遜的讀者不能不對他的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正是憑藉智慧、技巧、信念、意誌力、勇氣、尤其是堅持不懈,來戰勝敘事性曆史學傢的睏難。在這種通俗風格的曆史寫作上,約翰遜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他自己,而且,盡管在這樣一本書中,某些失誤和乏味的部分不可避免,但他沒有辜負他作為一個學者和一個作傢的盛名。

《美國人的曆史》一書證明瞭:曆史也可以是文學。

——邁剋爾·林德(Michael Lind,1964~)美國作傢,先後在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任教,曾任《紐約客》(New Yorker)、《哈珀斯雜誌》(Harper’s Magazine)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等雜誌的編輯或簽約作傢,齣版過很多部關於美國曆史、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方麵的著作。

大片(The Big Picture)

這是一部現代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曆史,撰寫這本書的人可算是第九大奇跡。在扯到美國人之前,我們不妨快速迴顧一下保羅·約翰遜這個人。約翰遜曾經是一個成功的平麵媒體和電視新聞記者,在不同的時期先後擔任過知識分子左翼周刊《新政治傢》(New Statesman)的編輯,倫敦一份有點守舊的雜誌《旁觀者》(Spectator)的專欄作傢,以及平民化的保守黨報紙《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犀利而直率的專欄作傢。人到中年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當中大多數人開始研究養老金手冊的時候,約翰遜開始研究曆史。之後他寫瞭一部英格蘭民族史,一部猶太人的曆史,一部現代世界史,以及一部現時代誕生的曆史,中間作為放鬆,他快速地研究瞭諸如上帝、知識分子和約翰·梅傑的保守黨政府這樣一些課題。如果這些曆史研究是輕鬆活潑的快照的話,那應該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事實上,他的每一本著作都是包羅萬象的全麵記述,篇幅通常在800頁到1000頁之間,不僅僅是對大量曆史研究的概括,而且以輕鬆活潑、可讀性很強的散文把它打造成瞭一部條理清晰的敘事篇章。

——翰·奧沙利文(John O'Sullivan,1942~)。英國政治評論傢和新聞記者,曾任《國民評論》(National Review)的總編輯,現為自由歐洲電颱的執行主編,其齣版的主要作品有《總統、教皇與首相:改變世界的三個人》(The President, the Pope, and the Prime Minister: Three Who Changed the World)。

著者簡介

保羅•約翰遜,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曆史學者之一,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00年一百大人物。1928年齣生於英國蘭開夏,牛津大學麥格德林學院畢業。他曾是一名激進的左翼人士,任《新政治傢》編輯,但後來在撒切爾夫人的影響下思想右轉,並成為支持英國政治保守主義的著名知識分子代錶。

他撰寫瞭一大批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曆史著作,涵蓋曆史、哲學及宗教等領域,包括《論知識分子》、《猶太人史》、《當代》、《美國人的曆史》、《英國人的曆史》、《藝術:一段新曆史》等。他定期為全球最著名的報紙及雜誌寫稿,包括英國《每日電訊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現為《觀察傢報》、《每日郵報》的專欄作傢。

圖書目錄

上捲
第一部 “一座山上的城”
殖民的美國,1580~1750
歐洲與大西洋彼岸的冒險
羅利,原版美國人,洛諾剋災難
詹姆斯敦:最早成形的據點
五月花號與影響未來的事件
“被揀選民族的自然遺産”
約翰·溫思羅普和他關於自由的“小演說”
羅傑·威廉斯:第一個異議者
馬裏蘭的天主教徒
殖民地時期美國的原始構成
卡羅來納:第一個蓄奴州
科頓·馬瑟與清教徒烏托邦的終結
奧格爾索普與早期的喬治亞
為何對殖民地的控製行不通
費城的崛起
議會VS總督
大覺醒及其政治影響
第二部 “神聖地維護自由的憲法”
革命的美國,1750~1815
喬治·華盛頓與對法戰爭
英國領導層的無能
本傑明·富蘭剋林的角色
托馬斯·傑斐遜與《獨立宣言》
托馬斯·潘恩的刺激效果
華盛頓,獨立戰爭,以及歐洲的介入
愛國者與親英分子:第一次美國內戰
製憲會議
批準之爭
公民身份,選舉權,及“多數暴政”
宗教在憲法中的角色
總統職位,漢密爾頓,及公共財政
華盛頓的成功和他的告彆演說
約翰·亞當斯與歐洲戰爭
約翰·馬歇爾的重要價值
傑斐遜充滿矛盾的習慣和性格
路易斯安那購買案
麥迪遜的愚蠢錯誤及其懲罰
安德魯·傑剋遜,機器之神
傑剋遜與印第安人的毀滅
第三部 “普通而快樂的庸纔大行其是”
民主的美國,1815~1850
高齣生率與移民潮
廉價土地的市場
宗教教派的蔓延
南方的崛起與棉花大王
密蘇裏妥協
亨利·剋萊
傑剋遜民主政治的來臨
反對銀行的戰爭
美國的農業革命
運輸與通訊革命
波爾剋與墨西哥戰爭
托剋維爾與新興的超級大國
南北戰爭的意識形態
愛默生與美國文化的誕生
朗費羅、愛倫·坡與霍桑的心理
文獻索引
中捲
第四部 “近似被揀選的民族”
內戰的美國,1850~1870
皮爾斯與布坎南時代
內戰的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
林肯的崛起
維護統一的中心問題
1860年的選舉
傑斐遜·戴維斯,及南方為何打仗
為什麼南方實際上注定要失敗
教會與內戰
將軍們之間的戰爭
葛底斯堡:“太糟瞭!太糟瞭!啊!真是太糟瞭!”
林肯的勝利與悲劇
安德魯·約翰遜與兩次重建
第五部 “擁擠的人群與金十字架”
工業的美國,1870~1912
現代美國及其成熟過程
大移民與“大想法”
印第安人與移民者,牛仔與亡命徒
邊疆的重要性
鐵路的中心地位
強盜資本傢真的存在麼?
卡內基、鋼鐵與美國的慈善事業
皮爾龐特·摩根與華爾街
托拉斯與反托拉斯
巨型城市:芝加哥與紐約
都市裏的富人與窮人
美國的科學與文化:愛迪生與蒂凡尼
丘奇、比爾施塔特及無邊風景
把奢侈品帶給蕓蕓眾生
勞工的崛起與扒糞運動
標準石油與亨利·福特
民粹主義、帝國主義與西美戰爭
西奧多·羅斯福與他的黃金時代
第六部 “第一個國際化國傢”
多民族融閤的美國,1912~1929
伍德羅·威爾遜的意義
教育與等級製度
中央集權的齣現
威爾遜的立法勝利
麥卡杜與戰爭的來臨
凡爾賽的災難與國際聯盟
哈丁、“常態”與政治迫害
女人溜達著齣場瞭
限額與國內移民
哈萊姆現象與多種族文化
原教旨主義與美國中部
禁酒令及其災難性的後果
舊金山、洛杉磯與加利福尼亞的極端主義
廉價電及其戲劇性的衝擊
好萊塢
爵士樂的社會意義和道德意義
種族偏見、流行娛樂和嚮下流動
哈丁與曆史解構
柯立芝時代與最小政府
二十年代的文化繁榮和經濟繁榮
文獻索引
下捲
第七部 “除瞭恐懼本身之外,沒什麼可恐懼的”
超級大國的美國,1929~1960
政府的信用管製與華爾街的崩盤
大蕭條影響為何這麼深、持續時間為何這麼長
偉大工程師的失敗
羅斯福與1932年的選舉
新政神話
羅斯福、大企業和知識分子
把民主黨轉變成多數黨
美國的孤立主義和國際主義
羅斯福、納粹分子和日本
戰時的美國,生産的奇跡
羅斯福、斯大林與蘇聯的得寸進尺
杜魯門的崛起與冷戰
核武器與日本的戰敗
杜魯門主義、馬歇爾援助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美國與以色列的誕生
朝鮮戰爭與麥剋阿瑟的下颱
艾森豪威爾、麥卡锡主義與流行社會學
波托馬剋河畔的虔誠
第八部 “我們願付齣任何代價,承擔任何重負”
解決問題、製造問題的美國,1960~1997
媒體的激進轉變
喬·肯尼迪與他的皇太子
1960年的大選與卡米洛特神話
太空競賽
豬灣事件與導彈危機
林登·約翰遜與他的“大社會”
陷入越南的泥潭
尼剋鬆與“沉默的大多數”
民權運動與校園暴力
水門事件與彈劾總統
國會的統治與美國的低榖
卡特,1980年的分水嶺,及裏根主義
重整軍備與蘇聯的垮颱
布什的間歇期與剋林頓的腐化
世紀末的美國及其奇思妙想
懷斯與現實主義復興的意義
司法侵略與訴訟社會
繆達爾的有害遺産
語言、墮胎與犯罪
傢庭崩潰與宗教迫害
女人的勝利
文獻索引
譯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保罗·约翰逊拥有一流的文笔,这套书的翻译也十分流畅。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一件事情,1950年代以前,英国人根本就不在乎美国历史。英国人可能觉得,相较于美国,亚述和雅典与英国人的关系或许更密切一些。就连阿兰·泰勒这样的二战史和外交史专家也只是把美国作为英国史的边角料...  

評分

一般都是看完了再写,这三本书太长,一千多页,怕看完了再写前面的都忘记了。第一二部介绍美国的由来,谁去的美洲,独立战争怎么开始结束的,我更感兴趣的是开始的最开始的美国人,基本都是在英国由于宗教迫害而过去的,所以基本都是新教徒,这奠定了美国最根本的文化基础;然...  

評分

保罗·约翰逊对历史资料和文字的驾驭能力确实一流,细节生动又不乏宏大分析。作为英国人来写美国人的历史,作者力求客观,乐于戳破流行神话,比如罗斯福新政,但同时又毫不掩饰自己右翼保守派的政治立场,比如1925年著名的进化论审判案,以及对历届总统褒贬不一却明显站在共和...  

評分

保罗·约翰逊拥有一流的文笔,这套书的翻译也十分流畅。作者在序言中提到一件事情,1950年代以前,英国人根本就不在乎美国历史。英国人可能觉得,相较于美国,亚述和雅典与英国人的关系或许更密切一些。就连阿兰·泰勒这样的二战史和外交史专家也只是把美国作为英国史的边角料...  

評分

时值考gre期间,断断续续的读完这部《美国人的历史》,感触颇多,在此与大家分享。声明:一下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抄袭。 废话少说,书归正传。这本,不,这一套书分了上中下三部,每一部都是一个历史阶段的集合。上部我可以归结为是“移民者各心...  

用戶評價

评分

特彆鴇首。

评分

特彆鴇首。

评分

保守主義觀點的美國史優秀之作,尤其是第三捲最好,基本把民主黨籍的那幾個總統都狠批瞭,保羅老爺損人的俏皮話讀起來真是解氣,除瞭杜魯門因為反蘇而受到他的贊美(保羅老爺似乎不太瞭解杜魯門齣賣中國的事跡),而且對麥卡锡叔叔的評價過低也是個瑕疵啊,但足夠優秀。

评分

很贊

评分

1..有一些瞭解看起來會容易很多 比如先看過the story of US. 光知道五月花獨立宣言神馬的顯然不夠. 2.於看人名地名有英語對照的書. 3.果真很好. 4.必然而有的心靈震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