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紳士

最後的紳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後浪齣版谘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楊清媚
出品人:後浪
頁數:261
译者:
出版時間:2010-04
價格:3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10017988
叢書系列:人文田野叢書
圖書標籤:
  • 費孝通
  • 人類學
  • 社會學
  • 學術史
  • 楊青媚
  • 最後的紳士
  • 曆史
  • 想看看這個視角
  • 紳士
  • 曆史
  • 末日
  • 救贖
  • 勇氣
  • 孤獨
  • 時代
  • 抉擇
  • 成長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一項以費孝通為個案的人類學史研究,同時也是一項關於費孝通學術思想的中國人類學史研究。費孝通為20世紀中國人類學奠定瞭基礎,他的思考和研究影響瞭中國人類學的曆史進程;隻有理解瞭他,我們纔可能理解中國人類學的曆史和未來。理解費孝通意味著理解他的思考方式——“心史”,這一思考方式並非他個人主觀的心理活動使然,其本身即具有客觀的、集體的性質,有其自身發展的曆史和走嚮。在這個意義上,理解費孝通的“心史”,也是在理解這一代知識人所奠定的中國社會科學的思考邏輯和特徵。具體來說,就是要在費孝通身上看到中國學人內在的、延續的思想觀念是如何在當代中國的具體曆史中錶達自身的。

著者簡介

楊青媚,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獲人類學博士學位,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發錶“三本書,三種心態——如何探討費孝通的人類學思想”、“指嚮心靈的閱讀——讀Works and Lives: The Anthropologist as Author”、“從費孝通的‘海外雜寫’看中國人類學的‘文化自覺’”等十餘篇學術論文,研究方嚮為曆史人類學、人類學史。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1.1 研究費孝通的主要方式及其問題
1.2 如何研究費孝通:由“三圈”展開的論述
1.3 如何拓展人類學史研究:總結、問題與啓發
1.4 從作品到思想:對思想史與心態史研究的藉鑒
1.5 資料整理與章 節概要
資料搜集與整理
章節內容概要
第二章 見證最後的紳士階層:費孝通的人生史
第三章 核心圈之書寫:紳士與鄉土
3.1 《江村經濟》與江村意象
馬林諾夫斯基的序言:“活曆史”與“文化動態論”
絲、航船與紳士:新地方誌與帝國史
鄉村社區研究譜係中的《江村經濟》
費孝通的社會觀:“文化”、“社會”與“社區”之關聯
3.2 類型比較與鄉土丁業實驗
從江村到祿村:鄉土工業與紳士的責任
鄉土社會的倫理:消遣經濟與宗教
3.3 被鄉土束縛的曆史:生育製度與鄉土中國
盛名之下
製度與倫理
固定的鄉土與漂泊的士人
第四章 紳士:在曆史與空間中的討論
4.1 中國社會結構的縱式探討:皇權與紳權
4.2 帝國的空間政治結構:城、鎮、鄉村之關係
4.3 知識分子問題的中斷及以後
第五章 中問圈之書寫:曆史在帝國的邊陲
5.1 大瑤山:社會人類學者的初次旅行
患“土地飢餓癥”的少數民族農民
在教化之地尋找紳士
帝國曆史的延續
5.2 不閤時宜的辯論:“民族”、“國傢”與“民族一國傢”
5.3 中斷的使命:民族訪問團的“繞境巡遊”
帝國心態下的文化多元
民族關係史的視角
如何定義“民族”
5.4 民族、區域與曆史:民族走廊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第六章 海外圈之書寫:嚮西方尋找科學
6.1 現代化的另一條道路
6.2 世界另一端的帝國
第七章 重歸人文世界
第八章 結論:在客觀曆史的斷裂與心史的延續之問書寫
8.1 文明與心史
8.2 繼承與反思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中文文獻
齣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国内出版完整勾勒费老一生的著作并不多,此书以“三圈论”将费老一生研究主题贯穿起来,确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作者缺少对史禄国ethnos理论的解读,无论如何这项研究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失败的。费氏早年师从史禄国学习数载,虽然后来史禄国离开,费没有能够完整完成...

評分

一句话,再NB的学者都是一个“人”。所以搞研究的人就要捣鼓这个“心态史”,或者“人生史”了,学友们可能还听说了生命史、事件史、物史……太多的史。 心史与客观历史的张力,我还是似懂非懂。可能纠结点在于“客观历史的断裂”,历史一定要延续还是断裂?像小新说的,难道...  

評分

1、国内出版完整勾勒费老一生的著作并不多,此书以“三圈论”将费老一生研究主题贯穿起来,确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作者缺少对史禄国ethnos理论的解读,无论如何这项研究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是失败的。费氏早年师从史禄国学习数载,虽然后来史禄国离开,费没有能够完整完成...

評分

一句话,再NB的学者都是一个“人”。所以搞研究的人就要捣鼓这个“心态史”,或者“人生史”了,学友们可能还听说了生命史、事件史、物史……太多的史。 心史与客观历史的张力,我还是似懂非懂。可能纠结点在于“客观历史的断裂”,历史一定要延续还是断裂?像小新说的,难道...  

評分

一句话,再NB的学者都是一个“人”。所以搞研究的人就要捣鼓这个“心态史”,或者“人生史”了,学友们可能还听说了生命史、事件史、物史……太多的史。 心史与客观历史的张力,我还是似懂非懂。可能纠结点在于“客观历史的断裂”,历史一定要延续还是断裂?像小新说的,难道...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是楊清媚,而非楊青媚。費孝通是紳士而費達生並不是,她是西方技術的代錶。

评分

這樣就可以整齣博士論文啊

评分

追求“鄉土自治”而已;紳士=頭人=酋長;離開“自治”層麵的理解都是畫蛇添足

评分

作為導讀應該挺好的,至少用三圈把費孝通的作品和關懷都梳理瞭一遍,最後迴到中國傳統曆史文化、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士紳是他的形象歸屬(鄉土中國什麼的看太早無力判斷)。結論中說“鄉土中國的意象、紳士、文明實際都是費孝通的心史錶達,但中國社會科學失去瞭對心史的關注,所以纔會將他的心史當成客觀曆史,一直在書寫鄉土的現實改造,也一直在無力地陷於客觀曆史中自我檢討”沒怎麼明白啊,心史和客觀曆史的張力……還有作者落腳的“紳士”好像就僅僅是一個文化的身份?

评分

又一個批判對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