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小甫
出品人:
页数:32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3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13951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标签:
  • 历史
  • 隋唐史
  • 西域史
  • 民族史
  • 吐蕃
  • 西域
  • 隋唐五代
  • 中国历史
  • 唐史
  • 吐蕃史
  • 大食史
  • 中亚史
  • 丝绸之路
  • 政治关系
  • 古代外交
  • 西域史
  • 历史研究
  • 多民族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内容简介:作者广泛利用了包括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汉、藏文书在内的第一手资料,并从阿拉伯文史籍以及《阿拉伯舆地丛书》(BGA),中做了大量摘译,从而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值得注意的见解或对前人成说有所突破。例如,仔细研究了吐蕃人进入西域的主要路线,发现了一条与吐蕃在西域活动史有关的地理线索,从而为许多重要史料的断代、定性建立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通过对汉、阿两种史料的认真比勘,否定了唐朝与大食曾在中亚对抗的种种说法,确认751年的“怛逻斯战役”只不过是双方的一次遭遇战;等等。《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结论令人信服:中亚绿洲的所谓“突厥化”只能是几大强权政治时代结束以后的事。

作者简介

王小甫,男,四川成都人,1952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中国少数民族史。主要著作有《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唐朝对突厥的战争》、《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开明开放》,主编专题论文集《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论文数十篇,多次获奖。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唐朝统治西域与吐蕃的介入
第一节 唐朝的西域统治
第二节 吐蕃的兴起
第三节 吐蕃最初进入西域之路
第四节 吐蕃在西域的早期活动
第二章 唐初安西四镇的弃置
第一节 吐蕃与唐朝之反复争夺安西四镇
第二节 大食之介入西域
第三章 葱岭地区的政治角逐
第一节 长寿元年复四镇后的西域形势
第二节 吐蕃越葱岭进入西域之路
第三节 七、八世纪之交葱岭地区政治势力的消长
第四节 吐蕃借道小勃律攻四镇及其失败
第四章 唐、蕃西域较量的新发展
第一节 吐蕃从东道入西域
第二节 唐与大食共灭苏禄
第三节 唐朝势力在西域之臻于极盛
第五章 东争唐地、西抗大食的吐蕃帝国
第一节 安史乱后的西域形势及唐军的坚守
第二节 “蕃军太半西御大食”说考辨
结语
附录壹 “弓月”名义考
附录贰 弓月部落考
附录叁 崔融《拔四镇议》考实
附录肆 四镇都督府领州名称、地望略考
附录伍 古藏文Kog(Gog)yul为俱位考
附录陆 金山道行军与碎叶隶北庭
附录柒 论古代游牧部族入侵农耕地区问题
附表一 大事年表
附表二 帝王年表
附表三 将相年表
缩略语与参考文献
英文提要(Summary)
后记
地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非常扎实也非常用心的一本书。刚借来的时候同学借去翻看,还回来的时候很感慨的说:这书写的不容易~ 是不容易。且不说不厚的一本书,好几页都是引注比正文还长;光是作者为了研究该课题学的几门冷僻语言,就足够人仰望了。可惜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近空白,找来看只是最近对唐...

评分

非常扎实也非常用心的一本书。刚借来的时候同学借去翻看,还回来的时候很感慨的说:这书写的不容易~ 是不容易。且不说不厚的一本书,好几页都是引注比正文还长;光是作者为了研究该课题学的几门冷僻语言,就足够人仰望了。可惜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近空白,找来看只是最近对唐...

评分

非常扎实也非常用心的一本书。刚借来的时候同学借去翻看,还回来的时候很感慨的说:这书写的不容易~ 是不容易。且不说不厚的一本书,好几页都是引注比正文还长;光是作者为了研究该课题学的几门冷僻语言,就足够人仰望了。可惜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近空白,找来看只是最近对唐...

评分

非常扎实也非常用心的一本书。刚借来的时候同学借去翻看,还回来的时候很感慨的说:这书写的不容易~ 是不容易。且不说不厚的一本书,好几页都是引注比正文还长;光是作者为了研究该课题学的几门冷僻语言,就足够人仰望了。可惜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近空白,找来看只是最近对唐...

评分

非常扎实也非常用心的一本书。刚借来的时候同学借去翻看,还回来的时候很感慨的说:这书写的不容易~ 是不容易。且不说不厚的一本书,好几页都是引注比正文还长;光是作者为了研究该课题学的几门冷僻语言,就足够人仰望了。可惜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近空白,找来看只是最近对唐...

用户评价

评分

视野开阔,论述细致,大量地运用了多种语言以及音韵学的知识。20@2017

评分

为了做《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篇的报告,翻看本书,为作者宽广的学识和视野所折服。不过,欲读本书的读者首先要对西域史地有充分的了解,本书虽然附有地图,但是只有一张,很不方便;其次,读者要对语言有浓厚的兴趣,至少要对那些翻译成汉字的民族姓氏不反感。就个人而言,除了最后的结论外,作者宏篇大论的考证基本没有读懂,感觉作者是以交通考证为主,分析了吐蕃、大食和唐朝在西域的竞争,探讨这一地区是否形成三国对峙的局面,最终认为,对西域的争夺,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而唐朝似乎可以视为唯一一个在西域稳固建立一段强权政治的国家。学历史来,一直觉得唐朝战力颇弱,本书修改了我的成见。希望能出一个通俗版本。

评分

忽然很想拿老三国的歌词来形容看完这书的感受: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 多少次潮汐来去,不断的如今只有一脉。

评分

稀里糊涂的--

评分

1) 书很棒文风很差, 口上积德会死么. 2)"食盐之路(新疆盐-羌塘-卫藏)"纯属脑补, 喇嘛丹巴和<赞普遗训>明明说雅砻食盐来自"北方"/"北方拉措", 偏偏要扯到新疆去, 理由是近代羌塘没有与"拉措"发音相近的盐湖...更离谱的理由是英国记者1960年代在阿克赛钦看到有牦牛商队从新疆运盐入藏, 因此"已经出现了民间副业...小规模采盐"的西藏仍然不能离开"食盐之路"! 我靠您知道1950年代初西藏年采盐2500万斤出口500万斤, 摊到人头上人均25斤吃得掉吗? 不要太以偏概全好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