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史

电影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美) 艾伦
出品人:后浪
页数:384
译者:李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18046
丛书系列:后浪电影学院
图书标签:
  • 电影
  • 电影史
  • 电影理论
  • 电影史学研究方法
  • 罗伯特·C·艾伦
  • 艺术
  • 道格拉斯·戈梅里
  • 美国
  • 电影史
  • 影视文化
  • 电影发展
  • 经典影片
  • 导演艺术
  • 电影理论
  • 影像技术
  • 历史变迁
  • 叙事结构
  • 电影类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就是阐释,撰写电影史是史学家与其所使用的资料的抗衡,阅读电影史是一种积极的质疑活动与判断过程。本书是对传统电影史研究方法的突破,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从哲学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唯杰作论等治史方法,将电影史研究定位于历史研究的一般语境之中,对电影史的美学、经济、技术、社会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若干新鲜的研究观念,致力于建立一种可以更有益地阅读和介绍电影史的语境。

在阐释上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此外,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本书特点恰好切合了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是欧美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电影史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新版本特别增加了五十余幅插图以及国内重要学者对“重写电影史”的最新思考——“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这些探讨的前沿性、指导性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

★少数探讨电影史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 本书甫出,便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它恰好符合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

★案例丰富有趣 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

★特别增加“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部分 译者特别为最新版增加了八十余页附录,将国内的电影史研究状况以及“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面临的方法论问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文章曾发表于《当代电影》,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最新思考,并且,作者都是中国电影史学界的名家。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有的文章更直接引用了这本书。

★参考书目 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插图精美 此书过去出版的两个版本皆无插图,最新版添加了五十余幅精美插图。

作者简介

罗伯特•C•艾伦(Robert C. Allen),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美国大众娱乐与流行文化史,著有关于美国广播电视史的《话说肥皂剧》,关于美国19世纪与20世纪早期大众戏院的《令人不快的愉悦:杂耍表演与美国文化》。他开设有美国影视媒体史,全球化与民族身份,美国家庭社会变迁,社会与文化历史比较等课程。

道格拉斯•戈梅里(Douglas Gomery),马里兰大学美国广播与电影图书馆(世界五大广播图书馆之一)资深学者、荣休教授,曾在马里兰大学教授传播学,为《村声》杂志撰稿,出版了十余本关于美国媒体经济学与历史学的著作,如《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史》、《声音的到来》等,大量著作已被翻译为八种语言。

目录信息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作者序
第一部分 阅读、研究和撰写电影史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1 作为电影研究一个分支的电影史
1.2 历史研究的本质
1.3 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
1.4 约定论对经验论的批评
1.5 实在论的反应
1.6 作为电影史理论的实在论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
2.1 电影学术的历史
2.2 影片证据
2.3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
2.4 影片之外的证据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
3.1 叙事的电影史
3.2 阅读电影史
3.3 阅读即质疑
3.4 个案研究:第一批美国电影史学家
3.5 总看法
3.6 电影史和关于技术的流行话语
3.7 技术和成功
3.8 电影史著作和征订出版
3.9 结论
第二部分 传统的电影史研究方法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
4.1 美学电影史中的唯杰作传统
4.2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
4.3 现实主义(巴赞理论的形态)
4.4 唯杰作传统和作者论
4.5 唯杰作论对历史语境和历史变革的看法
4.6 对唯杰作论的批评
4.7 符号学和电影史
4.8 走向美学电影史的重建
4.9 风格
4.10 互文本背景
4.11 生产方式
4.12 作者
4.13 电影圈内的美学话语
4.14 个案研究:《日出》的背景
4.15 茂瑙的传记式传奇
4.16 美国评论话语中的德国电影
4.17 德国导演与“高级艺术片”
4.18 茂瑙和福克斯的策略
4.19 论及《日出》的话语
4.20 结论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
5.1 “伟人”论和技术决定论
5.2 技术变革的经济学
5.3 个案研究:声音的到来——对技术变革的分析
5.4 对技术变革经济学的重新思考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
6.1 马克思主义批评
6.2 工业分析
6.3 个案研究:美国电影工业的形成
6.4 结论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
7.1 谁制作了影片,为什么制作这些影片:影片生产的社会史
7.2 谁看了电影,怎样看的,为什么去看:看电影的历史
7.3 什么让人看到了,怎样让人看到的,为什么让人看到:作为文化记录的电影的历史
“形象”研究
“电影怎样反映社会:克拉考尔与德国电影
经验主义者对克拉考尔的批评
经验主义的替代物:内容分析
观影心理学
7.4 人们对电影说了些什么,谁说的?为什么目的说的?
7.5 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与其他社会机构一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7.6 个案研究:明星——电影史中的角色
明星是什?
促销
宣传品 影片
批评与评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做电影史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
8.1 项目一 技术变革的历史:有声电影来到密尔沃基
8.2 项目二 地方电影放映的经济学:院线
8.3 项目三 地方社会史:两个城市中观影活动的早期形式
8.4 可供研究地方电影史使用的资料来源
名录
火灾保险图
地方志
地方报纸
电影行业报纸
公立档案
采访
照片
第九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
9.1 个案研究: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
重新描述真实电影
作为另类实践的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的技术语境
德鲁小组的由来
真实电影和电视广播网
生成机制间的关系
真实电影的命运
结语:真实电影中诸种生成枳剧的相对作用力
第十章 选读指导
10.1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0.2 研究电影史
10.3 阅读电影史
10.4 美学电影史
10.5 技术电影史
10.6 经济电影史
10.7 社会电影史
10.8 撰写电影史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
上篇 观念与方法
1.走近电影走近历史
2.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
3.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环境
4.电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5.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
6.后编年体史述:多元体裁与深度阐释
7.“开放的电影史观念”主导的路径标识
下篇 实践
1.与电影史对话——“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工程”
2.戏曲电影《定军山》之由来与演变
译编后记
跋(代)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直到1960年,还没有几所大学开设电影研究课程。那时,电影学术只是影迷和一些勇敢的大学教师的领域。这些大学教师对电影的热爱促使他们“额外”教一些电影课并写一些有关电影的文章。如今,在主要的大学中,一门电影课都不开的已很少有了。近100所高校设有电影研究和/或电影...  

评分

对于电影,学术界分为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批评三部分。在《电影的意义》一书中,认为还应该有一个部分,那就是电影术,即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与电影相结合。 尽管罗伯特艾伦著的书名为《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但我认为,他最大的突破是将传统的电...  

评分

一直到1960年,还没有几所大学开设电影研究课程。那时,电影学术只是影迷和一些勇敢的大学教师的领域。这些大学教师对电影的热爱促使他们“额外”教一些电影课并写一些有关电影的文章。如今,在主要的大学中,一门电影课都不开的已很少有了。近100所高校设有电影研究和/或电影...  

评分

1958年,安德烈•巴赞的文集《电影是什么》第一卷问世时,他在序言中写道:“这一书名并不意味着许诺给读者现成的答案,它只是作者在全书中对自己的设问。”当巴赞在其睿智而优雅的行文中不断追问“电影是什么”时,或多或少已经涉及到“史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苦...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李迅老师的译书,不管怎么说还是最舒服啊。

评分

《小径分叉的花园》中,博尔赫斯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迷宫,谜底是时间。一个错综复杂的结构,一个无法穷尽的奥秘,它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却能在渺远的时空中形成绵延不绝的回声,吸引着喜好“刨根问底的凡人”们(2页,“电影史学家不是不会犯错误的神明,他们仅仅是好刨根问底的凡人”)。在我看来,历史,恰恰就像一座小径分叉的花园,每一条路径都有不一样的风景,正如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起不同的历史断面;多条路径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历史这座被时间遮蔽的巨大迷宫,正如多种历史研究成果交相辉映,共同照亮时间迷雾下的历史场景。这样的特性要求我们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当我们站在某条小径的时候,不要忘了其他小径上亦有同行者奋力前行。

评分

老师的书T T

评分

关于电影史研究的方法论,第一章谈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之后将电影史分为美学的、经济的、技术的与社会的,并探讨了前人写作的弱点。事实上,电影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都或多或少牵涉到这四方面的内容。最后一章关于资料的部分非常实用。

评分

不是电影史,而是关于电影史的理论。叙述胶片保存历史段,美学部分和电影史参考书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