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明史 曆史 孟森 中國曆史 中國 國史 曆史學 民國學者
发表于2025-02-22
明史講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史講義》為孟森先生20世紀30年代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義。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國明清史研究的開創者,成就卓著。《明史講義》雖為講義,但卻是第一次用新體裁係統地講述明代曆史,作者以《明史》考證明朝史事,並引證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筆記等,內容充實,並具有極明顯的學術深度,對後輩學者影響極大。《明史講義》簡體橫排,以適應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加上後記,對作者其人及其書予以簡要介紹,有助於現代讀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曆史圖片,圖文並茂,使讀者知人論世、知世論人。選目精當、裝幀得體、印刷精美,既是文史愛好者瞭解民國學術文化的一條重要渠道,也是值得書友珍藏的珍品。
是《明史》講義
評分六年前讀近奪門,今從頭重讀。文概考備,見解獨到,至今仍不覺過時。隻“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一句,就不知勝過多少庸夫之見,惜先生未親見開國,以知漢明之繼。通俗讀物過度塗抹帝王將相,甚至為之謳頌的毛病,本書絲毫未犯。早前讀當年明月的書,翻看瞭兩三遍,頗為喜歡,現在再讀本書,纔知二者眼界之彆,不過兩書立意不同,不必苛求前者。
評分「明史講義」是孟森先生的明史專著,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摘錄精選並加之自己的多方搜尋甄彆而來。書中諸多觀點都已被史學傢和大眾所接受,比如明太祖勵精圖治的各項政策的由來、實施和運轉百年後的衰落,以及對明實亡於萬曆的論斷,對南明顛沛與其必然之結果分析。孟森先生堅持傳統史觀,注重對人對事的分析,從先生的點評來看,總能夠跳脫齣習見,根據史料和閤理推測來提齣自己的見解,成一傢之言。但也不得不說,孟森先生的筆觸相當生動,其中夾雜瞭大量的私人情感,或欣然、或贊許、或憤恨、或怒斥,全都躍然紙上。不過這些情感都是建立在穩健客觀的事實基礎上,從蛛絲馬跡中剖析人物的確切心理,讀來令人不得不信服,拍手稱快,與之相和。
評分條理清晰,獲益匪淺,可惜重於帝胄政軍,經濟文化思想方麵涉及較少。
評分挺不錯的,雖然我都忘光瞭,除瞭有點閱讀難度以外,內容都挺棒的。
本书的大部分是扣史料,而且过分的扣明史,而非其他书籍,于是书中延续了明史的几乎全部基调,尤其是“明亡非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天启”,武宗败国,的论调。但世纪上与真正的明末相去甚远。而且延续了明史的东林党爱国论,但实际上,明亡于党争,党争最甚者便是东林党。东...
評分此本犹是2009年连老师所赠。 明史研究的窗口非常短暂,从清朝灭亡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前后亦不过民国的38年,孟先生此书可谓这一难得的契机当中最难得的明代通史著作,其对史料之驾驭、详略之删削、体例之排定、义理之讲求,至今无有能出其右者,嗣后明史的「通说」也大...
評分今天读完了孟森的《明史讲义》,晚明颠沛那一段写得真是零落哀伤。之前对晚明史只是粗粗了解。听高晓松讲的时候觉得就是还行。但看到《明史讲义》,孟先生择取史料,去文存史,将一个王朝的结局写得如此哀婉感伤。 这种感伤,并不是不该灭亡的遗憾,也不是故国入胡的愤懑,是一...
評分 評分《明史讲义》,是明史大家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被其学生商鸿逵教授保存,后整理出来。 商鸿逵教授之子商传为本书写了导读,其中评述本书“这部讲义的另一特点是以正史而述史。但是孟森先生作此讲义时,却未引用《明实录》的记述。孟森先生对明清两...
明史講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