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学史》为胡适论述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
突然想看胡适的书 是因为三联的一期 大约是一年前出版的 专题介绍了胡适 然后发现之前认为“胡适就是‘常和鲁迅吵架’的民国文人”的看法真是无知且幼稚 好几篇文章写胡适 很多都已经忘记了 留下的模糊印象只有 如果说鲁迅是激奋地想要改变 那胡适就在寻求谦谦的改革之路 方式...
评分又是一位安徽老胡,白話文運動到如今,新白話已經成眾矢之的,當然像胡先生這樣的前輩所做的白話運動的努力自然有其值得肯定之處,但現如今新白話疲軟無力的現狀也是有目共睹的。 其實當時就有一個悖論在裏面,胡先生把文言文與拉丁文類比,說拉丁文在使用了一千年後逐漸讓位於...
评分一 感觉不是一部很用心的书,当然序里也说明了是先被拿去出版了,后来再修订的,难免给人粗糙的感觉。 二 感觉书里一半都是引用,点评分析却很少,太偷懒了······开玩笑地说按论文标准绝对不合格啊。 三 之前看过胡适文章里说道他十二岁读《资治通鉴》,从书里如数家珍...
评分我所读的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学史》是kindle公版电子书,共16章,据他书中自序,这些文章原是讲义内容,多年后重新删改添写,编写到了唐朝“元白”二人,便先行复印出版了。 他所认为的中国古代白话文学范围很宽广,生动活泼自然、贴近生活和人语的,便是活文学,便是白话文学了...
评分读《白话文文学史》有感 自是人间好风景,人在月下诗在心, 吟时还有飞天镜,欲书格律缺管弦, 于是误我三秋笔,满腹诗词做不出。 才闻胡适说白话,作文原是如说话, 李白赋比十之三,骈偶却是落下乘, 杜甫下笔亦如是,铁画银钩怒朱门。 倘若当年无白话,少年自是老暮人, 倘...
全新的感觉,从发展的眼光去看几千年的文学,没有顾面子,非得来个双峰,直接斩钉截铁的说李白想也别想和杜甫比,确实如此。在杜前三百后,真的是空白一片儿童文学时期,李白天上的,我也觉得和西方的华兹华斯拜伦不一样,生命的本质和社会角度的浪漫都是有地气,李白道家。元稹白居易被杜感动实然真话,还有韩愈的作诗作文,确实如此,律诗直接就说死路一条。只是一种表现手法,不够的。丰富性才行。只能说律诗满足不了文学全部的表现需要。作为一种形式足以。
评分这本书完全是为运动而写的书籍,还好没有买。。。
评分全新的感觉,从发展的眼光去看几千年的文学,没有顾面子,非得来个双峰,直接斩钉截铁的说李白想也别想和杜甫比,确实如此。在杜前三百后,真的是空白一片儿童文学时期,李白天上的,我也觉得和西方的华兹华斯拜伦不一样,生命的本质和社会角度的浪漫都是有地气,李白道家。元稹白居易被杜感动实然真话,还有韩愈的作诗作文,确实如此,律诗直接就说死路一条。只是一种表现手法,不够的。丰富性才行。只能说律诗满足不了文学全部的表现需要。作为一种形式足以。
评分有硬伤,但是基本可以自圆其说。 基本没啥意思。
评分研究中国白话文学历史的开山之作,其评判标准和审美情趣都与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张一脉相承,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两点缺憾是:有点唯白话文至上导向,对非白话文学作品的价值评价不够公允;总是直接大幅堆砌作品原文,对原文的内涵缺乏详细的分析和整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