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之间

学术与政治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复观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16
isbn号码:978756176630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徐复观
  • 学术
  • 政治学
  • 文化
  • 思想史
  • 文学
  • 删节本
  • 政治
  • 学术
  • 政治
  • 思想
  • 批判
  • 社会
  • 文化
  • 知识分子
  • 权力
  • 理性
  • 现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集了徐复观赴台创办《民主杂志》后写下的宣传民主政治,抨击专制政治的文章。本书是关于研究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理与势——自由中国的信念(存目)》、《论组织(存目)》、《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是谁击溃了中国社会反共的力量(存目)》、《从平剧与歌舞伎座看中日两国民族性》、《从现实中守住人类平等自由的理想》、《为生民立命》、《向日本人士的诤言》等文章。

新版自序

港版《学术与政治之间》自序

自序

再版序

自序

论政治的主流(存目)

文化精神与军事精神

我们信赖民主主义(存目)

中国政治问题的两个层次(存目)

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

与程天放先生谈道德教育

谁赋《豳风·七月》篇

怀古与开来

文化的中与西

政治与人生

中国的治道

附录:治乱的关键(殷海光)(存目)

理与势——自由中国的信念(存目)

论组织(存目)

学术与政治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东方的忧郁(存目)

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

附录:评《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程沧波)(存目)

是谁击溃了中国社会反共的力量(存目)

从平剧与歌舞伎座看中日两国民族性

从现实中守住人类平等自由的理想

为生民立命

向日本人士的诤言

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

释《论语》“民无信不立”

释《论语》的“仁”

政治上的识与量

儒家对中国历史命运挣扎之一例

《中庸》的地位问题”

斯大林对人类的伟大启示(存目)

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问题

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

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存目)

两篇难懂的文章

悲愤的抗义(存目)

国史中人君尊严问题的商讨

答毛子水先生的《再论考据与义理》

历史文化与自由民主——对于辱骂我们者的答复(存目)

考据与义理之争的插曲

作者简介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目录信息

新版自序
港版《学术与政治之间》自序
自序
再版序
自序
论政治的主流(存目)
文化精神与军事精神
我们信赖民主主义(存目)
中国政治问题的两个层次(存目)
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
与程天放先生谈道德教育
谁赋《豳风·七月》篇
怀古与开来
文化的中与西
政治与人生
中国的治道
附录:治乱的关键(殷海光)(存目)
理与势——自由中国的信念(存目)
论组织(存目)
学术与政治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东方的忧郁(存目)
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
附录:评《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程沧波)(存目)
是谁击溃了中国社会反共的力量(存目)
从平剧与歌舞伎座看中日两国民族性
从现实中守住人类平等自由的理想
为生民立命
向日本人士的诤言
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
释《论语》“民无信不立”
释《论语》的“仁”
政治上的识与量
儒家对中国历史命运挣扎之一例
《中庸》的地位问题”
斯大林对人类的伟大启示(存目)
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问题
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
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存目)
两篇难懂的文章
悲愤的抗义(存目)
国史中人君尊严问题的商讨
答毛子水先生的《再论考据与义理》
历史文化与自由民主——对于辱骂我们者的答复(存目)
考据与义理之争的插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12年因为机缘听过几场“新儒家”有关的讲座,收获挺大的。期间提到了代表人物“熊十力、徐复观、牟宗三”等。后来查了一下,熊惨死大陆,徐、牟客老台湾。感觉人都很厉害,但也就至此为止,直到读了这本《学术与政治之间》才算是真正有所信教,作者的博古通今、融会贯通每篇...  

评分

我最早接触到的徐复观先生的作品是《中国艺术精神》。二十多难前,我在天津百货大楼对面的新华书店中,买到这书。当年,既不谙世事又对庄子知之不详的我,读这本书的感觉真是如堕五里雾之中——毫无头绪!然而,正是这本《中国艺术精神》让我认识了“利用授课间隙时间历经五年...

评分

2012年因为机缘听过几场“新儒家”有关的讲座,收获挺大的。期间提到了代表人物“熊十力、徐复观、牟宗三”等。后来查了一下,熊惨死大陆,徐、牟客老台湾。感觉人都很厉害,但也就至此为止,直到读了这本《学术与政治之间》才算是真正有所信教,作者的博古通今、融会贯通每篇...  

评分

在前言中作者对尊严的说明,是让我共鸣至深的观念。虽然“尊严”在人们看来是个使用普遍的词,但实际上真正懂得这个词并实践它的人并不多。我在香港时,香港人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作为社会底层的餐馆服务员,他们都有一副不卑不亢的气度,从他们的身上能感觉到尊严,而我内地...  

评分

宋人张载有句话如是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人冯友兰将其简称为“横渠四句”。“横渠四句”传承数百载而不衰,无数人将其立于案头以自励。这几句话在文人自励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绝好的写照。 在这些以“横渠四句” 自励的文人之中,自然...  

用户评价

评分

满页的 存目

评分

学生书局版极好

评分

力荐

评分

满页的 存目

评分

力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