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霈生,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戏剧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顾问,主要著作有《论戏剧性》、《世界名剧欣赏》、《电影美学基础》、《戏剧艺术的特性》、《戏剧本体论》等,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艺术)评议组成员,出版的《谭霈生文集》(6卷)荣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戏剧的本质是什么?《戏剧本体论》以戏剧形式和戏剧形态为核心问题,重新审视有关戏剧本质的传统观念,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冲突说”,进一步提出“情境”才是戏剧的完整的结构形式,是戏剧中人的内在生命运动的规定形式和实现形式。
戏剧的对象是人的内心与行动的交合,情境则是两者交合的契机。全书从情境论的视角,重新阐释关于戏剧与叙事、戏剧的假定性、戏剧的结构类型以及再现与表现等重要问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Mark几个关键点:所谓“戏剧的本体”,就是情境中的人的生命的动态过程;情境的构成要素: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戏剧的逻辑模式:人格进入特定的情境凝结成具体的动机,导致行动,以完成自我表现;情境的三种运动形态:集中于主线路,链条式,并列交错式。
评分逻辑模式。
评分4.5
评分20160921 困困困困困啊…对颇多概念的重新定义以及对于部分传统观念的批判与展望,戏剧本体在情境中的展现是为“有戏”吧。但是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绕!读起来真的好困!
评分「中国戏剧的历史性弱点在于对表象的层次化、一般化,也就是说,人的本体观的偏狭成为中国戏剧的致命伤。究其原因,与其说是美学的贫困,不过硕士历史文化的滞顿。中国戏剧要跻身于世界剧坛,必须结束文化停滞,表现出人类文化的最高成果在人的本体观上的突进。当戏剧还处于为某种异己力量所制约的时候,当它还处于自身品格失落的时候,戏剧艺术的创造力是不可能充分发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