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是聖經中最吸引人的篇章之一。詩篇120-134,被譽為“上行之詩”,是昔日希伯來天路客走嚮朝聖之地耶路撒冷的行路之詩。這古老的詩篇,在著名牧者和作傢畢德生緩慢的、富想象力的、虔誠的、順服的禱讀中,呈現齣前所未見的豐富主題與意涵:在悔改中找到生命的方嚮,在睏苦中繼續等候與盼望,學習順服和謙卑,學習忠誠與堅忍,在工作和服事中,在團契和敬拜中,享受從天而來的快樂和喜樂。
這古老的詩篇,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代摺射齣其現世意義:幫助我們這些今日做門徒的,應對各種世俗的誘惑和挑戰,努力地朝著標杆前進;幫助我們謹記在世上我們僅僅是“客旅”,我們不能隻是滿足於做信仰的觀光客,而要成為天路客,恒久專一地朝著聖經指引的的方嚮跋涉。
就像尼采說的,“唯有恒久專一的順服,纔能産生讓生命值得活下去的東西”。
本書21世紀門徒生活不可或缺的靈性地圖。
畢德生(Eugene Peterson)
生於1932年,是加拿大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靈修神學教授,與傅士德牧師〈Richard J. Foster〉並列北美兩大具影響力的靈修作傢,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稱。
1978年起,他一邊牧會,也一邊開始寫作。他認為牧養和寫作是同一件事:都是藉著祈禱、傾聽,來發現上帝在人群中的作為。他的寫作即是牧養眾人;而他牧養教會時,也好似在寫一本書。他的文筆內斂有力,深刻真摯而又能發人省思。
畢德生的主要作品有:《信息本聖經》、《天路客的行囊》、《與馬同跑》、《全備關懷的牧養之道》 《返璞歸真的牧養藝術》《建造生命的牧養真諦》《追尋呼召的探索之旅》。
这篇不算书评,摘录了其中的一篇《锯齿状的历史》,从中可对整书略窥全貌吧。对于真诚愿意走在这条路上的天路客强烈推荐此书。 我们和世人一样,也会忧虑,也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恐惧,变得没有把握,没有安全感。我们心里热切渴望,且认定这种坚固有力的信仰的确是我们...
評分 評分读经祷告、祷告读经 ——摘自 毕德生 《天路客的行囊》结语部分 1980年,我写作了本书,那时我是一名教区牧师。我们的教会位于马里兰州的山麓地区,有几亩大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安营扎寨,在北美的旷野中漂流多年。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让耶稣基督的信仰,落实在信徒的生命当中...
評分難以評價
评分尤金的書幫助我很多 讓心靈更新 跟隨祂的腳蹤如此美好
评分"深淵總是有底的,神的高度卻是無限的"
评分讀瞭一遍,還想再讀…
评分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榮耀上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