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無香

真水無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硃良誌
出品人:
頁數:364
译者:
出版時間:2009-8
價格:6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1155578
叢書系列:美學散步叢書
圖書標籤:
  • 美學
  • 硃良誌
  • 中國美學
  • 藝術
  • 傳統文化
  • 文化
  • 中國
  • 哲學
  • 哲學
  • 散文
  • 人生感悟
  • 文學
  • 思想
  • 真實
  • 靜水深流
  • 內心世界
  • 自我探索
  • 存在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真水無香》講述瞭: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係統。看重邏輯統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裏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並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不小的哲學傢——莊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裏散步,觀看著鵬鳥、小蟲、蝴蝶、遊魚,又在人間世裏凝視一些奇形怪狀的人:駝背、跛腳、四肢不全、心靈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大天纔達·芬奇在米蘭街頭散步時速寫下來的一些“戲畫”,現在竟成為“畫院的奇葩”。莊子文章裏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後來唐、宋畫傢畫羅漢時心目中的範本。

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摺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彆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到興趣的燕石。

無論鮮花或燕石,不必珍視,也不必丟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後的迴念。

著者簡介

硃良誌,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教授。齣版有《石濤研究》、 《八大山人研究》、 《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中國美學十五講》等中國藝術和中國美學研究的著作。

圖書目錄

美學的散步(代總序)
引言
前編
第一章 由幻境入門
一、幻化:關於變幻的思想
二、幻有:關於形式即幻象的思想
三、幻相:關於幻與真實的問題
第二章 超越美醜分彆
一、以醜來質疑美
二、以醜來規避美
第三章 水不流花不開的世界
一、寂寞的雲林
二、活潑在何處
三、總非人間所有,即是人間所有
四、至靜至深的宇宙
第四章 最高的巧是天巧
一、超越機心
二、超越機巧
三、蕩滌機鋒
四、存養生命
第五章 蕭散之謂美
引子:由《石門頌》談起
一、關於“蕭散”的概念
二、文人意識與蕭散
三、蕭散之美
第六章 生命的態度
一、是造境,不是比喻、象徵
二、“生命的態度”的特點
三、發現意義的“生命態度”
第七章 以心源為洪爐
一、心源為本
二、妙悟玄道
三、造化心源不二
四、心源即生知
後編
第八章 頑石的風流
一、石的“秩序”
二、石的“美”
三、石如何“可人”
四、作為藝術品的“石”
第九章 假山是真的山
一、真假之間
二、假山的“南北風”
三、“散漫”的秩序
第十章 盆景的生意
一、盆景藝術的形成與“觀生意”的哲學密切相關
二、盆景的以小觀大問題
三、盆景的古拙和苔痕問題
四、捆縛的盆景是否有違自然的原則
五、境界是中國盆景的審美理想
第十一章 篆刻的天趣問題
一、漢印精神
二、文人之印
三、天的秩序
第十二章 明清印學的南北宗問題
一、硃簡的印章南北宗說
二、浙派的印學南北宗分派觀
三、印學南北宗論中的巧拙說
第十三章 瓷器的天青雲破
一、開片:自然延伸的紋理
二、窯變:不可逆料的奇跡
三、色暈:瓷器上的水暈墨章
第十四章 中國畫的荒寒境界
一、荒寒畫境之體現
二、荒寒畫境之特點
三、荒寒畫境産生之根源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此书以美学散步的形式使读者能够一窥中国美学的全貌。其中讨论了许多有趣的话题并给出一一解释,例如“中国盆景仅仅是微缩景观的表现形式么”、“中国美学崇尚自然,却为何还讲究人工处理”等等,令人获益匪浅。而关于中国假山、瓷器以及中国艺术的荒寒境界的讨论与介绍则让读...

評分

这是朱良志教授写的又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书。在我看来,此书从系统性与深刻性上,已经超过了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这本书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了这几个问题:生命、心源、美丑、幻化、寂寞、巧拙、萧散。中国艺术精神,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自然。  

評分

这是朱良志教授写的又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书。在我看来,此书从系统性与深刻性上,已经超过了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这本书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了这几个问题:生命、心源、美丑、幻化、寂寞、巧拙、萧散。中国艺术精神,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自然。  

評分

这是朱良志教授写的又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书。在我看来,此书从系统性与深刻性上,已经超过了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这本书理论部分主要涉及了这几个问题:生命、心源、美丑、幻化、寂寞、巧拙、萧散。中国艺术精神,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自然。  

評分

喜欢书名,真水无香,用它来为这本谈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书命名,非常贴切,一下子把人从现象世界拉到本体世界。 主要看了此书的前半部分,作者文采飞扬,行云流水,读的过程享受其中,不过华丽的文字只是表象,该“见月忽指”、“舍筏登岸”,去探究文字背后的思考逻辑、体验作...  

用戶評價

评分

幻化:重幻不重變、顛倒真與假 幻有:驪黃之外(象外、形神、韻味)、形為影子、無跡可求 幻相:幻而非真、非幻非真、即幻即真 幻:虛而非實、無而非有、假而非真 知識為蔽,以醜為美,見真破幻。 倪雲林,無生生靜深,寂寞在山林。 大巧若拙,破機心、機巧、機鋒,復本歸真。 蕭散,逸氣。天和之美,散淡之韻,舒捲之妙,自憐之情。 科學、功利、審美、生命。造境以體驗渾全天地與萬物。——意義世界? 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下編談具體藝術形式,奇石、假山、盆景、篆刻、印章、瓷器、中國畫,上編美學一以貫之。可見美之為意識形態,雖媒介不同,其趣一也,蓋老莊禪之衍化。 我,讀書求知,不去體會真意反而記那麼多,真是落瞭下乘,愚昧不堪之人! 畫尊南宗,大抵尊禪意,然錢鍾書雲,詩畫並非一緻,詩不獨尊神韻,何也?

评分

品一品中國傳統美學~~

评分

東方之美,往往在於超越技術、美醜、現實,而讓人抵達一個遠離喧囂,超越禮教的境界,書法、詩歌、篆刻、瓷器,繪畫,無不如此,以蕭散、荒寒、古秀、枯瘦為美的境界,重點也在於境界,雖為人造,宛自天開,是創造力的極端體現,而“老境”乃是一種心靈境界,心靈與技巧達到瞭圓融相交的時候,超越技巧,放浪形骸,在天趣之外錶達著自己的音色。

评分

天趣勝人,超然上乘,有不期然而然之妙。古印在有意無意,今印則著跡太甚,度今日盡返古初亦所不必,存樸茂於時華之中,運圓勁於方闆之外。漢印匠而不匠,雪漁不匠而匠(刻露刻畫)。印法秦漢,尤以漢包秦,謂漢印有隸趣,隸意即逸氣,氣韻生動,渾穆天全,不全不美,不靜不深。印貴有老格,人書俱老,刀法老而有生趣,印格蒼莽古拙,樸媚古秀皆具。硃簡起變工人信印為文人閑章。南北宗:徽宗從拙入,浙宗從巧入,拙從天性,巧從機發,六朝人不及兩漢之拙,故其巧亦不及,從拙處得巧,毋從巧用巧。工人之印以法論,文人之印以趣勝,鄙人之印無法無趣,實為外道庸工也.....中國審美哲學

评分

無需多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