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宽容》是一部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历史上由于信仰、道德、风俗等的不同,人类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集团,每个集团总是居住在壁垒森严的城堡里,用偏见和固执这个坚固的屏障抵御外界和外来的影响。而这种不宽容来自于对人类生存的恐惧。房龙乐观地认为宽容的实现是可能的,在知识和理性统治的时代,人类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宽容便会大行其道了。
导读:
读一读房龙的《宽容》,有助于提高视力
那些历史故事虽已模糊,其实或许离我们很近
书界元老沈昌文作序推荐
偏见和优越感一旦加上怀疑和恐惧,会使最谦卑最温顺的人变成万物之中最残忍的畜生、宽容理想的不共戴天之敌。
——房 龙
历史对于他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
——曹聚仁
我们仰望同一片天上的星星,都是这个星球的匆匆过客,居住在同一个苍穹下。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终极真理,走哪条路去寻找真有那么重要吗?生存之谜太玄妙了,不应该只有一条路通向正确答案。
——昆图斯·奥勒留·西马库斯
政府最终目的不是用恐怖来统治或约束,也不是强制使人服从,而是使人免于恐惧,有保障地发展他们的心身,无拘束地运用他们的理智。政府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斯宾诺莎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 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青年时期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和播音员。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以历史和传记为主,包括《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与伟人谈心》、《伦勃朗的生平与时代》等,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问题,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张蕾芳 女,1963年1月出生,1986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副教授,从事大学外语及英语专业教学22年,现在长沙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译著有:《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亚瑟与乔治》、《鲁滨逊漂流记》、《我不怕压力》、《时间机器》、《我脸上的秘密》。编著有《基辛格》。
宽容是我读得最认真的一本书之一,给了我很深刻的启迪。 《宽容》实际上是2000年来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探寻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提出在知识和理性统治的时代,人类战胜了恐惧,宽容便会大行其道。
评分翻译的是两个人,靳XX,还有一个,忘记了。 这本书后来出了无数版本,但是请大家认明翻译者,很多译作,估计都是研究生捞外快,翻得很不好。 一定要认准靳某翻的,那是精品,我中英文对照过,那个最有韵味。 宽容,荷兰人提出这个,一点儿也不奇怪,那是伊拉斯谟的故乡啊! ...
评分人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恐惧而不宽容,房龙如是说。 人类在原始阶段没有宽容可言,因为他们为了生存,他们面临随时丧命的恐惧,不得不严格遵守使整个种族得以延续的规矩,并防止规矩变化,鉴于此,他们要惩罚那些拒绝把公共安全条例看作是神灵意志表现得人,或者简明扼要的说,...
评分20世纪至今是人类文明发展最迅猛,最发达,最璀璨的一百多年。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驾驭自然的力量,对空间的探索,对自然资源的开掘,对生产力的颠覆式创新都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然而,20世纪却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宽容的一个世纪。两次...
评分“宽容就像自由一样。 没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远小心、警惕、没人能保有它。” ——房龙 回想我的高中历史课本,世界历史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大事件以时间顺序穿串而...
不得不说,我很喜欢房龙的书,这本是最好的之一。
评分越往后看越觉得书名与其叫宽容,不如叫容忍更合适,有着所有宗教题材里那些令人不适的特点,虚无,茫然,反省又反省的很虚弱,在对悲伤残酷的切割和对美好积极的憧憬之间矛盾的来回切换。我很乐意读这样的书,但似乎这种一代接一代的疑惑和空旷中,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答案。
评分翻了一下而已
评分人类这个种族还很年轻,几乎年轻得不可思议,年轻得不可救药。一种哺乳动物的独立生涯才持续数千年,就要求它拥有那些靠时间和经历来沉淀的美德,似乎是强人所难
评分【注意】此版本翻译相当装逼,简单一句话非要卖弄个高深莫测。看书评一定要留意右下角的版本提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