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

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冠中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年5月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25184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陈冠中
  • 香港
  • 文化
  • 随笔
  • 城市
  • 历史
  • 人文
  • 散文随笔
  • 反思
  • 成长
  • 心理
  • 人生
  • 感悟
  • 自我探索
  • 情绪管理
  • 时间规划
  • 内心世界
  • 成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陳冠中繼《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後寫成《事後─本土文化誌》,寫的還是香港人、香港事。新作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與《香港三部曲》和《我這一代香港人》成一系列。

作者說自己是在香港開蒙,想借此書追憶,到底是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書開蒙了他。對於作者來說,香港最生猛的,大約在七十年代,那是香港文化脫胎換骨的時期。文化既是個多義詞,文化創意產業更是神奇、混雜的一體多面,那就是陳冠中筆下的細藝:細藝無分廟堂江湖,各自修行、各顯精彩、各領風騷,卻共譜時代精神。電影、電視、電台、音樂、報紙、雜誌、圖書、漫畫、美術、工藝、時裝、設計、收藏、廣告、建築、攝影、戲劇、戲曲、舞蹈、小說、散文、詩歌、報導、評論、學術……在這裡,作者對自己長大的小地方這麼有感情,並且有勇氣大聲喊出來:Kowloon, Kowloon Hong Kong, we like Hong Kong, that's the place for you。香港是我們的城。

作者更希望拋磚引玉,引起興趣,讓大家也寫,一起記下香港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我們的集體記憶。

作者简介

陈冠中,1952年出生于上海,长大于香港的著名文化人。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及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

1976年创办香港《号外》杂志并任总编辑及出版人至1998年,曾监制及策划多部香港及美国电影的制作;从1990年代起,穿梭于内地、台湾及香港之间,从事媒体、文化和娱乐产业经营,目前在北京居住。陈氏是香港“城市生活文化评论”的先行者,曾出版《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半唐番城市笔记》、《香港未完成的实验》、《波西密亚中国》、《香港三部曲》等。

目录信息

前志
急进波士顿
到毕业才有头绪
新闻写作的学徒
速成记者
急功远利的好处
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启蒙小书店、吊命小书店
自己开书店
左翼青年小圈子
胡菊人与我
作为形容词的左翼
本地改良主义者
七十年代前的国语片和粤语片
波牛看电影
香港的电影文化基因
七十二家房客的三世书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香港喜剧片:没有走下去的路
一九八一香港电影全景
那是个好年份
在“后新浪潮”时期写剧本
新浪潮电视
香港电视亢奋的五年
寻常百姓家
动漫宗师
难为了动画片
错过了激动的时机
H埠连环图教父
不再认真听音乐
英美流行文化的最后堡垒
什么是香港流行曲
夜未央,星已陨
电视带动粤语歌起飞
杂种修成正果
点止广告瞄简单
迟来的设计意识
设计的本地化
看,我也会画毛笔画
他们都聚在香港了
布莱希特之城
粉丝改编张爱玲
不想记与不想知
中国学生周报
一张小报的诞生
外星人来了
巴西咖啡与海运大厦
兰桂坊前传及其他
白开水可以,白面包不可以
时装纪元
穿衣记
舞舞舞
遗珠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年代,也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圈子,年少時也少看號外,讀來沒有那份親切感,這是我讀事後最大的遺憾。

评分

我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年代,也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圈子,年少時也少看號外,讀來沒有那份親切感,這是我讀事後最大的遺憾。

评分

一周前,我采访了序言书店老板,很受触动。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他好像一直挣扎在这个社会的边缘,行走在一个小圈子里,将人生最宝贵“捞金”的七年用来开不赚钱的二手书店,并连同一系列讲座、电影放映等活动给这个社会提供用于反思的公共空间。他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却反...  

评分

我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年代,也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圈子,年少時也少看號外,讀來沒有那份親切感,這是我讀事後最大的遺憾。

评分

我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年代,也不是成長於作者那個圈子,年少時也少看號外,讀來沒有那份親切感,這是我讀事後最大的遺憾。

用户评价

评分

“事后”,因此写的是历史,主要是60-80年代的香港。对我这样一个后来的、外来的人而言,借用书中引用胡恩威的比喻,就好像在看烟花,眼花缭乱,不容置喙。当然,有些历史人物当下仍在活动,因此时不时也有惊诧,感叹属于他们的,“昨日当我年轻时”。最后,心里留下的一句话是:人老了,最好还是闭嘴。

评分

这应该是本陈冠中很私人的香港文化记忆簿,看得出他很怀念六零年代到八零年代的香港的种种。然后看到谭家明找他写《烈火青春》的段章时,我在想,若果没有谭的邀请,没有陈冠中的加入,《烈》会不会跟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一样,“香港新浪潮”会不会就少了很多文化谈资?若果谭出一本回忆录,我一定第一时间买来看。

评分

HK中产阶级五零后文化圈的故事,细数HK文化名人以及文化产业。

评分

一个香港自由左派知识分子是如何炼成的

评分

看陈冠中回忆香港60-80年代飞黄腾达的时刻,可了解当年某小搓人的思想观念,hk的发展当然离不开这群人。怀旧青春,有现在追不回的纯真和勇气,也有对当年见识浅薄的惭愧和嘲讽。但总的来说,这群人是和hk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As the author said,a metropolis is not bulit in one day.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