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於斯蒂文頓鄉一教區牧師傢庭。受到較好的傢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親的文學藏書。奧斯丁一傢愛讀流行小說,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時期的習作就是對這類流行小說的滑稽模仿,這樣就形成瞭她作品中嘲諷的基調。她的六部小說《理智與感傷》(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斐爾德花園》(1814)《愛瑪》(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後齣版的《諾桑覺修道院》(1818)和《勸導》(1818),大半以鄉鎮上的中産階級日常生活為題材,通過愛情婚姻等方麵的矛盾衝突反映瞭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社會的風貌。作品中往往通過喜劇性的場麵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奧斯丁的小說齣現在19世紀初葉,一掃風行一時的假浪漫主義潮流,繼承和發展瞭英國18世紀優秀的現實主義傳統,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做瞭準備,起到瞭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理智與情感(全譯本),ISBN:9787500122067,作者:(英)簡·奧斯丁 著;武崇漢 譯
為情所苦的人,讀這一本也就夠了。 且不說簡.奧斯汀的文字如何優雅舒緩,且不說簡.奧斯汀帶來了一貫的紳士淑女風範,我要說,這部作品,對於那些為情所苦,忍受煎熬的人來説,是一種救贖。 雖然本書原來的名字叫做《埃莉諾與馬麗安》,這兩姐妹的個性迥異也正合後來的標...
評分有人说,每个人都要经过三段感情经历才能学会爱得从容自得,悦人悦己。 初恋时,大都懵懂无知,只知道享受心动感觉的撩拨和爱意流动的小小喜悦。这时的爱,更多的是自恋;爱人,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太过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每一分爱的付出都是小心翼翼,生...
評分還是《傲慢與偏見》比較精彩。 發覺中美文學的差異有一點,中國文學常通過不同的事來錶達同一個意思,外文總是用同樣的事錶達同一個意思,故事性更強,但不容易齣彩。
评分雖然讀的比較快 還是讀懂瞭兩個姑娘的愛情。原來那個時期的英國也是這麼封建啊
评分為瞭電影...雖說是先看的書...
评分內容可以滿分,但是紙張顔色太白瞭
评分哈,上學期間完整讀下來的第一本課外書!有些語句真是幽默,比如“這位年輕人並不壞,除非你把冷漠無情和自私自利視為壞心眼”,而在下一章,他和妻子的對話中,也真是淋灕盡緻地錶現瞭這一點,讓人忍俊不禁。如果能讀英文原著的話,大概更能體會語言的魅力,隻是恐怕理解不瞭。小說裏的人物,作者總是可以愛憎分明地刻畫他們,而每一個人物又總是個性鮮明。而在現實裏每個人似乎都是多麵的,哪有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呢。有時似乎能從情感熱烈反對僞善的瑪麗安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時又會覺得自己不過是看似天真實則無知狹隘的露西,至於埃莉諾的理智冷靜和剋製隱忍,怕是需要不斷學習的。還是希望瑪麗安與威諾比在一起,當看到威諾比迴來錶示自己依然深愛瑪麗安時,真是十分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