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日落”辑录作者在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时所写的随笔杂感,是马家辉的成名之作。这些文章写作的时间大约是1989至1996年间。当时作者的身份有时是学生,有时是助教或讲师;有时候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有时候在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有时候是春光明媚,有时候是风狂雪暴;有时候是情绪亢奋,有时候是意志消沉;有时候挫败,有时候顺遂;有时候狂傲,有时候自怜……
第二部分“月升”辑录作者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的游历体验。从中国的上海、苏州和澳门到英国的伦敦和牛津,从德国的汉堡,马来西亚的新山和槟城到日本的大阪、有马和神户。
作者集结岁月流逝中的小感想,小故事,汇成一条关于生死爱欲、悲喜交加的隐秘激流。既有对青春岁月的缅怀和感伤,也有人到中年的淡定和从容。一篇篇文字纠结串联起来的,不仅是一出个人的生活史,更是关于一个城市,乃至当代文化的简约表达。
马家辉,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嘉宾。1963年出生于香港。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香港《明报》世纪副刊创意策划,为两岸三地多份报章杂志撰写评论及随笔。2008年以“博雅之魅”获选《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魅力五十人物”之一。马家辉博客“稿纸以外”:http://makafai.blogspot.com
在我们图书馆古旧的各类藏书中无意发现了它,颇是惊讶,也庆幸自己没浪费这三十大洋(买的不如借的嘛)。便拿来一读,半天就匆匆扫了一遍,仿佛又新结识了个人,一个还不错的人。 他很自我,很狂放,起码年轻时是,竟然在报纸专栏里指名道姓这点,就让人有些惊讶。他是个自由的...
评分 评分 评分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 原来不是永远有机会从容的,这一秒不说,不一定有下一秒。 我喜欢他在锵锵三人行里,慢慢的说话。 我喜欢他疼爱女儿的样子。 他是个对文字真实的人,把自已的害怕和怕冷都告诉给读者。 生活琐事,大小烦恼统统写出来。他有他的观点,他有他的调调。 也...
评分向往马家辉 新世纪的一零年代末,也就是2010年,2010年我告别了大多数人生常有的专业求知的学院式的生活。在接近末了的学院生活时期,我得上了爱书买书藏书读书的专癖,认识了不少文化圈内的人,知道了蛮多文化圈的事,买来了...
对成熟男人思考的魅力无从抵抗~
评分玛德,等我七七八八把马家辉的书都读过之后才发现自己越发受不了这货的精神胜利和装逼。
评分不行了我一定要打五星。马先生太可爱了。说梁文道那几篇乐死我了。 老马居然是Wisconsin-Madison的博士,他居然修的是社会学。真是喜欢这样固执天真充满热望的知识分子。多好。
评分年輕時的字相比下来还更好看呢。
评分玛德,等我七七八八把马家辉的书都读过之后才发现自己越发受不了这货的精神胜利和装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