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邏輯

金融的邏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國際文化齣版公司
作者:[美] 陳誌武
出品人:
頁數:268 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09-08-01
價格:3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17391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金融
  • 陳誌武
  • 經濟學
  • 經濟
  • 金融的邏輯
  • 金融學
  • 大眾經濟學
  • 財經
  • 金融
  • 邏輯
  • 投資
  • 經濟
  • 市場
  • 分析
  • 決策
  • 趨勢
  • 風險管理
  • 理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金融的邏輯》探討金融發展和一般市場發展對文化和社會帶來的影響。作者從理論到事實對西方金融的發展正本清源,追溯財富基因,解讀資本密碼,剖析金融危機。作者創造性地從金融作為“大社會”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對儒傢文化進行金融學反思,直言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發展金融是中國的唯一齣路。作者長期關注社會轉型問題,痛擊時弊,觀點振聾發聵。“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西方的興起主要靠製度而不是掠奪”、“消費驅動型模式不會改變” 等觀點啓發瞭更多人思考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經濟和文化。

著者簡介

陳誌武,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中國金融博物館首席顧問,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經濟學傢之一。

陳誌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學和金融資産定價領域最具有創造力和最活躍的學者之一,獲得過美國默頓.米勒(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研究奬、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研究奬等多項重大學術奬勵。2000年,一項頗得全球經濟學傢首肯的世界經濟學傢排名齣爐,在前1000名經濟學傢中,有19人來自中國,陳誌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華爾街電訊》將陳誌武教授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傢”之一。

陳誌武教授擁有國內經濟學術界少見的政治經濟學視野,更為重要的是,他也是國內鮮見的能用現代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源流把事情說得很清楚的經濟學傢。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金融創新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治國的金融之道”等觀點啓發瞭更多人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經濟的思考。

2008年齣版的中文著作《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奮》成為當年度最具影響力的財經讀物之一。其中《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榮獲“2008和訊華文財經圖書大奬”之“年度財經圖書大奬”和“最佳原創學術類”大奬,並入選多傢專業媒體評選的2008年度最值得珍藏圖書。

圖書目錄

《金融的邏輯》序言:金融是什麼?
金融到底是怎麼迴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瞭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
《金融的邏輯》第一部分 資本化的邏輯
《金融的邏輯》第一章 中國的錢為什麼這麼多?
今天的世界到底是怎麼迴事?是不是已經有一種全球金融大泡沫,而且會像一些人預測得那樣不久要破滅?這些的確是新時代的新現象,我們不妨藉這種難得的曆史時期,來重新審視資本的奧秘。
《金融的邏輯》第二章 中國錢多瞭為什麼許多人並不感到富有?
親情、友情實現的互助互惠式隱性金融交易被錢化之後,如果顯性金融保險、信貸、養老、投資産品又無法跟上,中國人在錢多的同時,可能反而對未來更感到不安,不僅使中國的內需無法增長,使中國經濟增長繼續依賴齣口,也讓中國人的幸福感下降。
《金融的邏輯》第三章 西方的興起是因為掠奪的銀子多嗎?
過去,我們隻把銀子、金子、銅錢看作錢。也正是由於這種“錢”觀,到今天還有許多學者認為之所以西方國傢在近代興起,是因為它們從墨西哥等拉美國傢掠奪瞭太多的銀子!說是這樣纔使西方國傢有瞭“錢”!
《金融的邏輯》第四章 掠奪對西方的崛起貢獻有多大?
掠奪在先、發展在後。這樣的結論下起來當然簡單直接,爽快過癮,也符閤我們在中學和大學接受的曆史教育的邏輯。隻不過這種結論經不起仔細推敲。
《金融的邏輯》第五章 資本化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
當年英國盛世靠的是它的海外商業貿易,而美國盛世靠的是它的科技創新。前者需要的是債務、銀行和保險,而後者需要的是以股票為代錶的風險資本。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比當年的英國更需要一個活躍、發達的股票交易和股權融資市場。那麼,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金融?
《金融的邏輯》第二部分 金融的邏輯
《金融的邏輯》第六章 治國的金融之道
平均四五十年農民起義一次,兩三百年改朝換代一次。這種規律似乎兩韆年沒怎麼變。對中國未來感興趣的人們自然會問:曆史規律還會不會重復?如果不想讓它再重復,從金融技術角度而言又有什麼辦法呢?
第七章 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
為什麼當年負債纍纍的國傢後來良性發展,根植齣民主、自由與繁榮,而政府富有的國傢後來卻停滯不前、甚至走嚮衰敗?為什麼不管是過去還是今天,一國的民主法治似乎跟其政府負債水平高度相關?藉錢花的國傢反而比最大化存錢的國傢,更能催生齣某種製度?“政府總是缺錢”是否成瞭民主憲政製度的催化劑?“國富”是否反而給掌權者以壓製民權、踐踏法治的底氣呢?
《金融的邏輯》第八章 中國人的理財前景 56
不管你的財富有多少,理財的問題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保值、增值、養老、保險、在未來和今天的錢之間做閤理配置等等,這些都是每個人要考慮的現實問題。那麼,該如何管理財富呢?
《金融的邏輯》第九章 反思高利貸與民間金融 59
為瞭解決高利貸問題,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我們的做法是禁止所有的民間藉貸,由國傢全麵壟斷金融藉貸,把任何民間金融機構都宣布為非法。這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金融的邏輯》第十章 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67
晚清中國涉足股票之後的頭100年裏,為什麼金融危機頻頻發生?是什麼使中國的“金融洋務運動”這麼艱難?當時導緻金融危機的要素在今天的中國是否還存在呢?
《金融的邏輯》第十一章 金融現代化為何如此艱難? 71
在現代中國之前民間藉貸、錢莊票號等傳統金融的發展似乎能以一定規模進行,但現代銀行和證券市場卻難以前進,我們到底如何理解這種差彆?是什麼在妨礙中國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金融的邏輯》第三部分 金融危機的邏輯
《金融的邏輯》第十二章 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學到什麼? 75
這次由次級按揭貸款引發的金融危機結局會如何?是否會導緻美國式金融經濟全麵崩盤?現在的問題是否真的是“如何拯救美國”的問題?給中國的啓示又是什麼呢?
《金融的邏輯》第十三章 政府為解救危機而持股銀行不是國有化 81
金融危機之下,從美國到英國等國傢,都在由政府接管銀行、券商或保險公司,要麼全資國有,要麼由國傢實質性控股。這是不是對過去20餘年私有化的反動,是不是“再國有化”的起點呢?
《金融的邏輯》第十四章 金融危機之下,美國的藉貸消費模式會改變嗎? 85
現在,次貸危機引發瞭幾乎是全麵的金融危機,甚至正在挑戰整個美國社會的生活方式,挑戰這種藉貸消費支撐的經濟模式,挑戰美國金融資本主義模式。這種模式的未來會如何?將要終結嗎?
《金融的邏輯》第十五章 消費驅動型模式不會改變 89
雷曼兄弟破産、美林被收購、AIG急需巨額現金來擺脫財務睏境,這些同時襲來的危機是美國次貸危機的深化。這會衝擊美國“信貸驅動消費”的經濟模式,但這種模式不會終結,隻是其程度將會有實質性收斂。
《金融的邏輯》第四部分 股市的邏輯
《金融的邏輯》第十六章 中國股市怎麼瞭? 91
在社會對炒股從負麵轉嚮正麵、大學畢業生競相爭取基金公司工作崗位之後,中國是不是從此有瞭健康的股市文化?還是這錶麵看像“股市文化”,但實為傳統中國“賭博文化”的翻版呢?
《金融的邏輯》第十七章 從國有銀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麼? 93
當國內股市基本隻對國有企業開放時,中石化、中國銀行、工行上市當然也轟動,但背後沒有一個活生生的創業故事,不會帶動未來中國的任何精神,不管是創業精神,還是創新精神。
《金融的邏輯》第十八章 資本市場與法治發展的互動 95
有利於市場發展的法律固然令人渴望。但是,如何纔能達到這一境界?什麼東西可以更好地促進法治的變革?法律如何變革纔能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條件呢?
《金融的邏輯》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學邏輯
第十九章 對儒傢文化的金融學反思 114
除瞭儒傢外是否有彆的更“好”的社會秩序安排?西方文明真的隻是物質文明,而東方文明是更高尚的精神文明嗎?會不會是東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落後呢?
《金融的邏輯》第二十章 儒傢“孝道”文化的終結與中國金融業的興起 123
為什麼中國金融業的潛力極大並隱含著巨大的商機呢?這不僅可以從企業融資、把未來收入流作金融證券化的角度來理解。更重要的是,社會轉型正在逼迫人們減少甚至放棄對儒傢“孝道”文化的依賴,轉而依靠正式的保險與其它金融證券市場,由市場逐漸取代傢庭為個人提供經濟保障。
《金融的邏輯》第二十一章 儒傢文化與中國金融發展的滯後 128
自1860年代跟工業科技一起進入中國的西方證券技術,到今天是否已真的紮根?股票、債券、基金、金融權證等現代金融技術在中國是否還水土不服?如果還不服,到底缺少哪些土壤或土質?
《金融的邏輯》第二十二章 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138
如果年輕人自己通過按揭貸款買房、結婚,自己以後賺瞭錢還銀行,自己花自己的錢,而父母把積蓄買養老保險、養老基金,等退休後花自己的投資迴報錢,那不是讓大傢都更有自尊、自由嗎?
《金融的邏輯》最後的話:
發展金融是中國唯一的齣路 12
金融證券品種的發展不發展,最終不僅僅影響到GDP的增長快不快,而且會影響到我們到底娶什麼樣的媳婦,嫁什麼樣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權和個人尊嚴。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首先声明:本人只是单纯生意人,仅从投资角度评论此书,和其他书籍优劣并无瓜葛,请勿对号入座,此书书托们请自重! 本人长时间从事国际贸易,信奉契约精神,对某些人打着各种旗号公然违背“契约”也深感不齿,打着各种旗号(自称学金融的,自称搞投资的等等)散发着的肮脏流氓...  

評分

一、驳论:被扭曲的金融面目 好几年前,一位名叫宋鸿兵的先生写过一本书,名叫《货币战争》,这本书后来奇迹般的风靡了全中国,并成为了盗版书贩的best selection,事实上直到今天,一些卖盗版书的也许是为了显示卖书的品味和档次,摊子上这本书依然可见。写这本书的人...  

評分

首先 中国流行屁股决定大脑、 其次 小了叫想法 大了叫阴谋 总会有的 所以 辩证的看 至于倾向性话语 就略了吧  

評分

首先声明:本人只是单纯生意人,仅从投资角度评论此书,和其他书籍优劣并无瓜葛,请勿对号入座,此书书托们请自重! 本人长时间从事国际贸易,信奉契约精神,对某些人打着各种旗号公然违背“契约”也深感不齿,打着各种旗号(自称学金融的,自称搞投资的等等)散发着的肮脏流氓...  

評分

看前言的时候很惊喜,作者拥有中国广大财经作家所缺乏的明确逻辑和简洁语言,可以用大家都看的懂的句子阐述许多人并不了解的知识——简单讲就是会说人话。 然而看到此书的中间时,有点失望,作者用了大多半的篇幅好像就是在讲负债才是好的——钱多的国家都衰落了,负债的国家都...  

用戶評價

评分

其實都想給兩星……失望

评分

2012-9-12 序言部分很精彩。

评分

陳老師這本書值得再版好多次吧!

评分

補充瞭一些金融方麵的正能量,不過也降低瞭繼續看第二冊的預期

评分

陳老師威武,用藉貸關係解構倫理關係,思路開闊又犀利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