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

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润芳
出品人:
页数:45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7764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德国浪漫派
  • 浪漫主义
  • 文学
  • deutsch
  • 德语文学研究
  • 德国文学
  • 专业书
  • 德国浪漫派
  • 中国原生浪漫主义
  • 浪漫主义文学
  • 欧洲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化比较
  • 思想史
  • 美学
  • 历史背景
  • 精神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上《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上半部论述德国浪漫派的思想和文学。首先综述评介德国浪漫派的哲学、美学思想,介绍了德国早、中、晚期浪漫派各自的特点及其美学与思想上的共性,并指出其理论基础建构在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思想上。接着探讨浪漫主义与德国18世纪各种思想运动的关系,指出德国浪漫主义的延续性与创新性。作者又详细介绍浪漫派的哲学思想和诗学:本体的诗和文字的诗等等。同时作者也指出,浪漫派作家的文学创作并不一定符合其诗学追求。对于浪漫派的代表性作家诺瓦利斯、布伦塔诺、艾辛多夫《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作者予以了详尽介绍,对他们的作品予以深入分析,指出各自的特性成就,界定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深入探讨德国浪漫派诗人和诗歌后,《德国浪漫派与中国原生浪漫主义》进入对中国原生浪漫主义的探讨,认为中国词汇中虽有“浪漫”一词,但传统文论中没有与“浪漫主义”内涵相对应的概念与范畴。通过分析公认的浪漫大家庄子、屈原、李白、李贺的作品,归纳其浪漫特质,勾勒出中国原生浪漫主义的面目。在深入分析上述几家作品之前,作者先从浪漫主义的对极《诗经》谈起,认为《诗经》的形式、风格与内容,确立了中国诗学的正统;比兴手法与关注现实的风雅传统,是中国原生现实主义的源头。这些加上孔子及其后学的阐释,形成了儒家的诗学体系。它在内容上要求反映现实,艺术上追求中和之美,同时将文学功能化,成为载道教化的工具,正是这些规范着后世的诗歌创作。作者认为,道家的美学思想,否弃功利,以自然为美,奠定了中国原生浪漫主义的美学基础,而庄子的创作为此做了实践性的准备。作者接着深入探讨了屈原、李白和李贺三位中国代表性的浪漫诗人的美学思想、诗歌创作、艺术手法及浪漫特质,进而总结出中国浪漫诗歌的总体性美学趣尚。

作者简介

刘润芳,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1999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学习汉学和日耳曼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德国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曾在德国、中国发表专著、论文若干。

罗宜家,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后在德国进修、工作多年,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史和中德比较文学的研究。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德国浪漫派
第一节 德国浪漫派简述
一 早期浪漫派(1790—1801)
二 中期浪漫派(1801—1815)
三 晚期浪漫派(1820—1850)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与18世纪思想运动的关系:吸纳与反拨
一 与启蒙运动
二 与虔敬主义和感伤主义
三 与狂飙突进运动
四 与古典主义
第三节 浪漫派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浪漫派的诗学
一 本体的诗
二 “文字的诗”
第二章 诺瓦利斯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诗歌创作
一 前期(1785—1797.3)
二 后期(1797.3—1800)
第三节 浪漫特质
一 表现精神、思想
二 呈示心灵世界
第三章 布伦塔诺
第一节 生平事业
一 生平
二 评价
第二节 诗歌创作
一 概况
二 成就:民歌风的诗
三 代表作
第三节 浪漫特质
一 传奇、神秘色彩
二 主观的诗
三 宗教情结
第四章 艾辛多夫
第一节 生平事业
一 生平
二 诗歌创作
第二节 诗镜中的诗人
一 世界观
二 政治立场
第三节 浪漫特质
一 回归自然的主题
二 民族性
三 宗教情结
第四节 创新与诗史地位
一 系列意象
二 意境
三 与诺瓦利斯和布伦塔诺的比较
四 德国浪漫派的诗
第五章 中国原生浪漫主义
第一节 正统的确立
一 《诗经》与中国原生现实主义
二 儒家美学
第二节 中国原生浪漫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一 道家思想和美学
二 庄子的创作
第六章 屈原
第一节 时代和诗人
第二节 屈骚的孕生及其特点
第三节 浪漫特质
一 “狷狭之志”与“露才扬己”:激情与自我
二 “比兴之义”:象征
三 “诡异之辞”、“谲怪之谈”:想象
四 “惊采绝艳”:极致之美
第七章 李白
第一节 生平和诗学思想
一 生平
二 诗学思想
第二节 浪漫特质
一 主体的自我
二 想象
三 代表作
第八章 李贺
第一节 关于李贺
一 生平及思想
二 创作概况及美学诉求
三 心理与心态
第二节 浪漫特质
一 表现内心
二 想象创造诗境
三 李贺的意义
结语:与德国浪漫派的比较-l
一 名与实
二 “实”之异同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文参考

评分

铺陈了一大堆资料,写了一干人等,真到要作比较了却草草了事!三分是给那十公斤的复印资料!

评分

原来书还能这么写??长见识

评分

论文参考

评分

补标,大二时看的。德国浪漫派的部分可以当资料读读,中国的部分没有太大意思,比起生硬地比较中国古典文学与德国浪漫派的契合之处,更有意思的其实是为什么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在回溯文学史时要将浪漫主义的概念移植到中国古典文学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