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本书通过对缅甸东北部克钦人和掸人的研究,针对克钦人在“贡萨”与“贡劳”两种极端的政治模型之间的交错变迁的动态过程,说明关于社会的概念性的均衡模型只是一种幻象,“而在实际社会永远不可能处于均衡状态”;对不同氏族的克钦人的生态经济环境、神话仪式等进行对比解读,...
评分对《缅甸》的解读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背景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我的书评呈现的是此个历史时刻的我对此书的一种阐释。 以上声明类似于人类学家在做田野工作书写当地文化时,为了避免为写文化之流诟病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声明:我的民族志尽可能提供的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阐释。 民族...
评分正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言:这本书是“为社会人类学如何思考其学科事实奠定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利奇是一个很有创见,也很有个性的人类学家,他毫不掩饰对自己同行著作的厌烦,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哪些遥远的原始部落发生的事,对各地文化特色也提不起什么真正的兴趣...
评分长久以来,人类学与历史的关系忽远忽近、暧昧难言,概而言之,“历史”即孔德意义上的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变迁的机制。人类学家在探索异文化的过程中,也试图将“变迁”纳入研究的范畴,然而传播学派的没落表明,变迁远非单纯外因所能解释,它涉及到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评分正如这本书的序言所言:这本书是“为社会人类学如何思考其学科事实奠定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利奇是一个很有创见,也很有个性的人类学家,他毫不掩饰对自己同行著作的厌烦,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哪些遥远的原始部落发生的事,对各地文化特色也提不起什么真正的兴趣...
利奇对类似于语义学的偏好让我抓狂!!民族志一定要拿这些琐屑、生僻的人名、地名来折磨人吗?
评分Bravo !对结构or功能主义的突破,钟摆型政治论述,对民族志书写的反动,每一点都可圈可点。我在想思想史的一种弹性想法。
评分应该加到民族社会学必读书目里,对“民族认同”有人类学的解释。说到底自己批判别人太过“平衡”,自己还是在“动态平衡”……代译序算是否定了他的民族志材料吧……
评分@风间隼,才注意到是你翻译的。:)
评分从姆尤-达玛到贡萨、贡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