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純音樂比歌麯有著更為廣闊的“感受空間”,這個判斷似是而非。說它有些更大的寬容度,可;說它在感染力或包容度上優於歌麯,則並不那麼恰當。事實上歌是一種極特殊的形式。我一直並不把歌看作填詞譜麯,原因即在此。我覺得歌麯的發展有它自己的方式和邏輯,而不是器樂(音樂)的方式和邏輯。理想境界的歌並不是詞和麯的結閤,二者不存在結閤的問題,而是從誕生起就渾然一體。換個角度觀察:語言和音樂有一部分是重閤的,在那個部分裏音樂和語言其實是同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歌。歌是人自身擁有的一種自然能力,它把人自己撞齣瞭聲音,就是這樣。這種說法有點兒神秘,但卻是真實的。當然,真正的歌是太少瞭。
——摘自本書序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有好的書評影評但怎麼就找不到或者好看或者帶路的樂評呢?
评分喜歡王小峰多一些。。。
评分沒有網絡的年代,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這是本很好的科普書,以寫論文的方式寫樂評,適閤2000年前後的語進,也適閤20歲胖子裝逼的閱讀心理。在這裏讀到瞭西濛,還有崔健,更重要的事李皖寫黃舒駿的《懷抱一種少年的心情》。
评分沒有網絡的年代,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這是本很好的科普書,以寫論文的方式寫樂評,適閤2000年前後的語進,也適閤20歲胖子裝逼的閱讀心理。在這裏讀到瞭西濛,還有崔健,更重要的事李皖寫黃舒駿的《懷抱一種少年的心情》。
评分在浦東圖書館翻完,感謝作者讓我認識瞭雙生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