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于后现代概念领域的入门,对后现代转向的轮廓作了初步的描述,并解释了一些基本概念、争端和问题等内容。
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新理论冲击,随着政治上的骚动而同时勃发,促进了整合世界的后现代转向。而20世纪前50年的美国正沉浸在实用主义的社会改良论或实证主义与分析哲学枯燥乏味的 技术讨论中。 80年代以降,后现代出现转折。 后现代理论出现的背后动因是:新的技术和一个正...
评分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新理论冲击,随着政治上的骚动而同时勃发,促进了整合世界的后现代转向。而20世纪前50年的美国正沉浸在实用主义的社会改良论或实证主义与分析哲学枯燥乏味的 技术讨论中。 80年代以降,后现代出现转折。 后现代理论出现的背后动因是:新的技术和一个正...
评分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新理论冲击,随着政治上的骚动而同时勃发,促进了整合世界的后现代转向。而20世纪前50年的美国正沉浸在实用主义的社会改良论或实证主义与分析哲学枯燥乏味的 技术讨论中。 80年代以降,后现代出现转折。 后现代理论出现的背后动因是:新的技术和一个正...
评分如果后现代在你看来只不过是建筑师或作家或艺术家或导演的前卫表演,虽然不至于像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先锋那样受到批评家和大众们的强烈谴责,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宽容之心,但你是不是还是在心里不那么接受它。 如果在后现代里加上哲学思潮,并告诉你它可以追溯克尔凯郭尔-马...
评分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新理论冲击,随着政治上的骚动而同时勃发,促进了整合世界的后现代转向。而20世纪前50年的美国正沉浸在实用主义的社会改良论或实证主义与分析哲学枯燥乏味的 技术讨论中。 80年代以降,后现代出现转折。 后现代理论出现的背后动因是:新的技术和一个正...
清晰畅达的入门读物
评分“在后现代转向中,在游戏化和持相反观点的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一条重大的分界线。在理论和艺术中,游戏化的后现代主义放弃了现代理论和现代派艺术中的严肃性,而喜爱与各种实验性、讽刺性和局部性的文化形式保持一种更具游戏性的态度。”挑着章节阅读完毕,最感兴趣的是景观社会、艺术、以及现代与后现代转换三章。剩余的哲学部分一知半解,科学完全跳过。在“景观社会”章节:详细的说明了居伊伯德提出的“景观社会”的概念,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商品化”理论的阐述。开始让人反思消费主义以及景观社会带给人的异化。阅读的过程中,将现实中的例子与书中关联之后得出:哲学以及社会学者对于社会的研究往往可以根据先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观察出规律。而我们却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浑然不知,这就是普通人和大佬的差距????
评分一条批判路径: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尼采,韦伯,卢卡奇,法兰克福,新马,波德里亚。
评分关于后现代似乎并没写清晰,看到中间时才发现有一些好的论述。
评分清晰畅达的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