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賦稅政策研究:1644-1840年

清代賦稅政策研究:1644-1840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何平
出品人:
頁數:347
译者:
出版時間:1998
價格:1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422914
叢書系列:東方曆史學術文庫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財政經濟 
  • 清史 
  • 明清史 
  • 清代 
  • 社會經濟史 
  • 財政問題 
  • 社會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小結:康熙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以政策法令的形式使全國的丁銀總額固定下來。此後雍正年間的攤丁入地,消除丁銀編徵環節提高徵稅效率,使得的丁銀總額更易徵足。由於地畝本身的增長變動不大,攤丁入畝實際上使得清代賦稅正項徵收總額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水平。使得此後清政府的賦稅徵收體製呈現齣鮮明的定額化特點。 這種定額化的稅收體製,以賦役閤一和稅收貨幣化為條件,使得清代財政的支齣缺口普遍存在。這又促使地方官員不得不謀求非正式渠道收入來彌補,額外加派附加稅有影響正項賦稅的完納。 何平在書中對火耗歸公的論述與Zelin(1984)嚴重重閤而引用不足。全書很多內容和王業建《清代田賦芻論》類似,高低立判。

评分

麵麵俱到,淺嘗輒止。教科書。

评分

小結:康熙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以政策法令的形式使全國的丁銀總額固定下來。此後雍正年間的攤丁入地,消除丁銀編徵環節提高徵稅效率,使得的丁銀總額更易徵足。由於地畝本身的增長變動不大,攤丁入畝實際上使得清代賦稅正項徵收總額長期處於相對穩定的水平。使得此後清政府的賦稅徵收體製呈現齣鮮明的定額化特點。 這種定額化的稅收體製,以賦役閤一和稅收貨幣化為條件,使得清代財政的支齣缺口普遍存在。這又促使地方官員不得不謀求非正式渠道收入來彌補,額外加派附加稅有影響正項賦稅的完納。 何平在書中對火耗歸公的論述與Zelin(1984)嚴重重閤而引用不足。全書很多內容和王業建《清代田賦芻論》類似,高低立判。

评分

麵麵俱到,淺嘗輒止。教科書。

评分

黝黑我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