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

四方食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

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部;《汪曾祺全集》于1998年出版。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汪曾祺
出品人:
页数:19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1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59635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汪曾祺 
  • 美食 
  • 散文 
  • 饮食文化 
  • 饮食 
  • 随笔 
  • 散文随笔 
  • 吃食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四方食事:饮食篇》作者汪曾祺的散文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苦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关于汪曾祺,之前我知道两点,都是来自课本。 一是,他写的《金岳霖先生》曾经出现在高中语文书上。我们这代人,许多只对林徽因这个才女印象深刻,所以总是就金先生的痴情嗟叹又嗟叹,反而忽略了他本身是位著名的哲学家。 二是,高中语文课外读物上还收录过汪曾祺的另一篇文...  

评分

汪老曾戏称自己是“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有人评说他的散文,就如一长者拉家常似的叙述,却娓娓道来。而读完此书的感觉,甚是如此,天南海北的听汪老聊四方的美食、风情,长了知识,也长了性情,恍如感觉自己还是那个扎个仰天小辫,搬个小板凳坐在夏日树荫下,支着下巴听...  

评分

当代介绍美食的文章,总以最华丽的词藻细细描绘食物的色、形、味,令人只觉飘渺不实,反倒失却了事物本味。汪曾祺这位语言大师,却能自信地以最朴实的语言描述美食,不但没令事物失彩,反倒勾起读者极大的“口味”。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汪曾祺笔下的谈吃文章,由美食的...  

评分

记点跟吃有关的吧。 来昆明快两年了,那次读汪曾祺的「四方食事」,垂涎于汪老笔下那些昆明美食的同时又为自己竟对这些美食陌生得俨如初识而感到愧怍,亏自己还自诩为吃货。 米线倒是常吃,只是味道跟别处吃的也无不同,照例的鸡架子猪筒骨煮成的汤底,米线滚水汋熟,几块...  

评分

《四方食事》这部讲饮食的随笔集,为后人所编辑,有些地方多有重复,不免有些乏味。 单看汪老的文字,却是朴素中生得趣味。看汪老谈吃,能看出三点: 其一,汪先生游历过多方,说走南闯北不为过,谈及许多吃食时,都会提及不同地方的口味。比如写到韭菜花, “北京的韭菜花...  

用户评价

评分

文人喜欢谈吃,也谈得好。

评分

汪老写吃,纯为文人笔墨,但朴实,不流于凝滞。每每不敢在饭前读《四方食事》,怕引起吃货心理,从而饕餮过度。

评分

我比较爱看的不是这种,这是文人谈吃,总不能只是吃,我更喜欢老饕谈吃,零碎边角谈一点,更活色生香,文人谈吃,吃总是要退到后面去的……

评分

大半全都是读过地或是冲服的段子但还是看的肚子乱叫 编辑选文的水平太低了点

评分

文章写得很好,可是天晓得,选编的似乎有些杂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