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十六講

國史十六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樊樹誌
出品人:
頁數:293
译者:有2012年9月第17次印本
出版時間:2009-5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1065282
叢書系列:國學專題課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中國曆史
  • 樊樹誌
  • 普及讀物
  • 通識
  • 通史
  • 中國
  • 中華書局
  • 國史
  • 曆史
  • 中國
  • 通識
  • 教育
  • 經典
  • 講座
  • 人文
  • 政治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本《國史十六講(修訂版)》是從作者自己的讀史心得中提煉齣來,力圖對中華文明史上的重要問題,進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讀,不再糾纏於曆史的綫索和細枝末節。作者的原則是絕對不能麵麵俱到,必須選擇重點,講深講透,講齣個所以然。給不同專業的學生一個曆史深邃感的啓示,激發他們重新思考中華文明史的興趣。

現在看來,作者的抉擇是成功的。

因此,作者有信心把作者在復旦大學課堂上的講義,貢獻給社會大眾共享,奉獻給沒有機會進入復旦堂聽課而對此又心嚮往之的讀者。

著者簡介

樊樹誌,1957年考入復旦大學曆史係,1962年留校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曆史係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曆史學博士後流動站專傢組成員。專攻明清史、中國土地關係史、江南地區史,尤以江南市鎮研究蜚聲史壇。代錶作有:《中國封建土地關係發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鎮探微》(1990年)、《萬曆傳》(1994年)、《崇禎傳》(1997年)、《國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3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六十餘篇,其中發錶於日本四篇、韓國一篇。

圖書目錄

修打版引言
第一講 從“大同”到“小康”
1.中國人起源於非洲嗎?——“夏娃理論”質疑
2.農業革命:從食物采集到食物生産
3.關於炎帝、黃帝的傳說
4.從“公天下”到“傢天下”
第二講 夏商周:早期中華文明的輝煌
1.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
2.殷墟與甲骨文
3.“製禮作樂”與禮樂文明
4.解讀“封建”的本意
第三講 老子、孔子與諸子百傢
1.老子與《道德經》、道傢
2.孔子與儒、儒傢
3.墨傢與法傢
4.士與百傢爭鳴
第四講 秦漢:中華帝國的初建
1.秦始皇:皇帝製度與帝國體製
2.劉邦:庶民皇帝,布衣將相
3.漢武帝:大漢帝國的威儀
4.“罷黜百傢,獨尊儒術”——中央集權的意識形態
第五講 經學、讖緯、清議、玄學
1.古文經學與王莽“托古改製”
2.光武中興與讖緯
3.東漢的清議與太學生運動
4.魏晉風度與玄學
第六講 鬍人漢化與漢人鬍化的時代
1.五鬍十六國時期的漢鬍互化
2.漢化色彩濃烈的北魏改革
3.門閥政治的東晉南朝
4.隋:統一帝國的再建
第七講 唐:充滿活力的世界性帝國
1.從李世民到武則天
2.盛唐氣象: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
3.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中心——長安
4.佛經的翻譯與佛教宗派的繁榮
第八講 帝國的衰落與分裂
1.開元、天寶時期的由盛轉衰
2.安史之亂
3.藩鎮、宦官、黨爭
4.五代更迭,十國割據
第九講 宋:繁榮和創造的黃金時代
1.官僚政治與體製內改革
2.傳統農業的新發展與商業革命
3.領先於世界的科技成就
4.經濟重心南移的最終完成
第十講 儒學的新發展及其社會影響
1.硃熹新儒學:從“僞學”到官學
2.陽明心學與異端思想
3.儒學熏陶下的孝義之傢:“義門”
4.修身齊傢:傢訓與傢規的魅力
第十一講 騎馬民族馳騁的時代
1.契丹、黨項(羌)、女真在北中國的統治
2.混一亞歐的大濛古國
3.盛極一時的東西方交往
4.有濛古特色的元朝麵麵觀
第十二講 明帝國的專製政治
1.硃元璋:“以重典馭臣下”——鬍藍黨案及其他
2.靖難之役與建文帝生死之謎
3.嚴嵩嚴世蕃父子
4.張居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
第十三講 朋黨之爭與文人社團
1.東林書院:“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軍”
2.東林非黨論
3.魏忠賢與“閹黨”專政
4.徘徊於學術與政治之間——復社的興衰
第十四講 麵嚮海洋的時代
1.輝煌與迷惘——鄭和下西洋
2.“海禁”與“倭寇”
3.晚明的曆史大變局——“全球化”貿易與白銀資本
4.耶穌會士與早期西學東漸
第十五講 清:中華帝國的末代王朝
1.明清鼎革之際的政局
2.奏銷案、科場案、哭廟案
3.帝國的政治體製
4.文化專製與文字獄
第十六講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1.康熙的文治
2.雍正的嗣位與政績
3.閉關自鎖的“天朝”
4.人口壓力與社會危機
附錄:原版引言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虽说我心里其实是觉得这书算差的,但我一向与人为善,姑且就算它还行吧。只简单说几点: 1 据说这本书是教材,所以基本上是挺无聊的。题目是国史十六讲,但内容其实是重在文化史上。另外,看到第一讲不伦不类的题目,还疑心是火车站里专载奇谈怪论供人消遣的八卦小报。 2 因...  

評分

从黄山回来的第二天,收到了当当网寄出的一个大邮包,里面是十七本新书(具体目录见我的另一日志:《淘书记》),打开邮包,闻着一阵阵翰墨香,我把这17本书放到桌子上,一本本地浏览。这本封面典雅而又古朴的《国史十六讲》就一直不能扔下了,这是不是就叫手不释卷呢? 要把...  

評分

一本不错的历史普及读物。中国5000年历史概要地以32学时讲完,而且饶有趣味,很不容易。除编年史以外,介绍了思想、科技、商业等等各方面的情况,吸纳了海外学者如内藤湖南、黄仁宇的观点,总的来说不错。 也介绍了一些未经确证的观点,这些观点通常让国人看着觉得舒服。比如白...  

評分

一本不错的历史普及读物。中国5000年历史概要地以32学时讲完,而且饶有趣味,很不容易。除编年史以外,介绍了思想、科技、商业等等各方面的情况,吸纳了海外学者如内藤湖南、黄仁宇的观点,总的来说不错。 也介绍了一些未经确证的观点,这些观点通常让国人看着觉得舒服。比如白...  

評分

大写意的历史 --浅读樊树志的<国史十六讲> 对于史学大家陈寅恪的文章,胡适先生似乎颇有诟病,认为其文体修辞过于晦涩,艰困,不利于大众传布.胡适提倡白话文,以明白晓畅为准则,要求文字浅近,清晰,将理说透了,读者能够准确接受到信息即可.陈寅恪先生写作如此,恐怕与其追求的目标有...  

用戶評價

评分

本書能給人一個“客觀、開放的國史輪廓”,最大特點是直接引用瞭海內外史學界研究成果上百處,以作為讀史的啓發,而非作為作者觀點的佐證。

评分

在沒有任何國史科目經驗的情形下,作為入門尚可。

评分

講得挺淺,這是優點

评分

羅列材料多,深入分析少。這造成瞭沒有作者所說的深邃曆史感。很多事件和現象的評論深度並沒超過高中教材水平。對比同為復旦教授的葛劍雄的《曆史學是什麼》,差瞭很多。突齣體現在兩本書在論及“王莽改製”和“玄武門事變”的差彆中。

评分

本書是樊樹誌在復旦為本科生所開國史概要課程之講稿,形式上既非通史,內容上也並非嚴謹的學術論著,而是在時間軸上選取瞭十六個專題以點帶麵地展開,既有相對清晰的觀點和脈絡,也能兼顧講述者自身的研究方嚮和成果,有助於發散性的延伸閱讀。當然講稿本身的目的是通識教育,受眾也是大學新生,所以入門和趣味性是第一位的,很多地方講得難免不夠深入,好在文字流暢,講述生動,假使二十多年前我能在課堂上聽聽部分感興趣的專題,也是相當不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