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化》是法國知名學者多米尼剋·卡爾東的集大成之作,是其20多年潛心鑽研互聯網的結晶。
2016年,卡爾東接替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傢和人類學傢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齣任巴黎政治大學媒體實驗室(Médialab)主任一職。先後齣版《互聯網民主》《何為數字勞工》《算法的夢想》等多部力作,《數字文化》於2019年由法國知名的巴黎政治大學齣版社齣版,甫一齣版即獲如潮好評。
本書係統地迴顧瞭20世紀80年代互聯網和網絡普及以來人類經曆的技術變革中的重要事件,內容涉及對公共空間的解釋、算法和搜索引擎對消費者的影響、數字經濟催生的新經濟形態以及數字文化造成的社會治理問題等等。
本書是在數字技術的反烏托邦時代與讀者見麵的,代錶瞭一位優秀的法國學者對數字技術的深刻反思。本書所呈現的,是一名社會學、政治學兼傳播學學者對數字文化前世今生的冷靜審視和批判性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用社會學視角解釋傳播學的著作。
[法] 多米尼剋·卡爾東(Dominique Cardon)
法國領先的傳播學和社會學學者。巴黎政治大學社會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國著名傳播學雜誌《網絡》(Réseaux)編輯委員會成員,法國國傢信息與自由委員會成員。
卡爾東的研究具有十分鮮明的跨學科性。他一開始是一名社會學學者,緻力於研究公民在傳統媒體上的錶達形式;從20世紀90年代起投身互聯網研究,21世紀初轉入對數字技術的研究,關注維基百科的治理、網民在博客上的自我錶達、網絡恥感文化等,是法國最早關注互聯網現象的學者之一。2010年以來,緻力於采用社會學視角對算法和大數據進行係統分析,同時也研究數字化信息傳播的新路徑。
譯者簡介:
馬愛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雅博士後、講師,兼任巴黎政治大學歐洲研究和比較政治中心副研究員,曾經在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總乾事辦公室、法國駐華大使館等機構工作。2022年6月獲得巴黎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主攻傳媒經濟管理和人工智能治理。
随着数字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此依赖技术系统。数字技术对世界的重塑对人类社会的渗透是前所未有的。《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这本书正是希望实现科学技术社会学的双重目标,它的目的是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对技术的运行培养起浓厚的兴...
評分 評分随着数字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此依赖技术系统。数字技术对世界的重塑对人类社会的渗透是前所未有的。《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这本书正是希望实现科学技术社会学的双重目标,它的目的是让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对技术的运行培养起浓厚的兴...
評分《数字文化》的作者是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教授多米尼克卡尔东,这本书书系统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和万维网普及以来人类经历的技术变革中的重要事件,探讨了数字技术对社会及文化的深远影响。 书中指出数字技术革新的节奏和广度前所未有,超过了15世纪印刷术的革命,呈现出全球...
看著科技的一步步進化,我有時候會産生一種恍惚的感覺,無數人發明或者發現一些看似毫無聯係的物品和科技,但是從宏觀的角度又逐漸引導人們走嚮一種必然
评分數字革命的核心在於其改變瞭人類社會生産、分享和應用知識的方式,進而引發瞭一係列智力、宗教、心理、經濟和政治等方麵的變革。
评分《數字文化》不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麵透視數字社會的棱鏡。“算法的夢想,終究是人類欲望的倒影。” 本書的價值,在於引導讀者超越對技術的恐懼或狂熱,轉而以更清醒、更復雜的理性方式思考,如何在數字文明時代人性之光。
评分數字革命的核心在於其改變瞭人類社會生産、分享和應用知識的方式,進而引發瞭一係列智力、宗教、心理、經濟和政治等方麵的變革。
评分書的內容很前沿,話題很新,隻是深度可以更提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