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丰富的史实案例,描摹800年前两大古老文明间的艺术碰撞;
✨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对波斯艺术中中国元素的首次系统梳理;
✨打破 “西方中心论”的偏见,凸显东方艺术的全球影响和贡献;
✨130余幅高清彩图,完美呈现艺术品中的纤毫细节,探寻每一处中国风痕迹;
✨重点信息突出显示,帮助读者迅速把握内容要旨,体会艺术审美背后的文明交融。
————
由于丝绸之路的延展开拓,中国与波斯的贸易往来古已有之,并在13世纪蒙古时期达到了巅峰,两大古老文明间的碰撞交流使这一时期的艺术成为伊朗艺术史上极为精彩的一叶。当时的织物、瓷器、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均包含着对中国艺术元素、风格、技法等的借鉴,呈现出浓郁的中国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艺术史学家門井由佳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发掘了这一课题,逐一分析伊朗艺术作品对中国主题的运用过程,为伊朗和中国之间的艺术互动历史研究寻找到新的视角,为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佐证。
門井由佳,日籍旅英学者,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史系教师,研究方向为中世纪中亚、西亚艺术史。以社会文化流动性和物质性为重点,研究公元7世纪以后波斯的艺术和物质文化,及其与东亚艺术文化的交流历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填补我的知识空白。近年对元代艺术的研究多了起来,蒙古帝国治下复杂的各国文化交流也开始被重视。本书提出,在13世纪晚期和14世纪早期,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伊朗对“中国风”充满好奇心,进而出现了一场风格、形制和图案上的新风潮,无论是瓷器、织物、金属器、还是手抄本绘画,伊朗艺术家全面借鉴中国艺术形式,比如龙、凤、莲花和云朵。作者是日本学者,本书是她在爱丁堡大学修艺术史博士学位的研究课题。装帧精美,编辑甚精。
评分填补我的知识空白。近年对元代艺术的研究多了起来,蒙古帝国治下复杂的各国文化交流也开始被重视。本书提出,在13世纪晚期和14世纪早期,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伊朗对“中国风”充满好奇心,进而出现了一场风格、形制和图案上的新风潮,无论是瓷器、织物、金属器、还是手抄本绘画,伊朗艺术家全面借鉴中国艺术形式,比如龙、凤、莲花和云朵。作者是日本学者,本书是她在爱丁堡大学修艺术史博士学位的研究课题。装帧精美,编辑甚精。
评分填补我的知识空白。近年对元代艺术的研究多了起来,蒙古帝国治下复杂的各国文化交流也开始被重视。本书提出,在13世纪晚期和14世纪早期,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伊朗对“中国风”充满好奇心,进而出现了一场风格、形制和图案上的新风潮,无论是瓷器、织物、金属器、还是手抄本绘画,伊朗艺术家全面借鉴中国艺术形式,比如龙、凤、莲花和云朵。作者是日本学者,本书是她在爱丁堡大学修艺术史博士学位的研究课题。装帧精美,编辑甚精。
评分细致考察伊朗艺术对中国元素的借鉴,发掘研究伊朗与中国艺术互动历史的新视角,提供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史影响的新佐证。中西书局新书《波斯中国风——13世纪蒙古帝国治下的伊朗艺术》将于4月上市,欢迎大家关注!
评分细致考察伊朗艺术对中国元素的借鉴,发掘研究伊朗与中国艺术互动历史的新视角,提供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史影响的新佐证。中西书局新书《波斯中国风——13世纪蒙古帝国治下的伊朗艺术》将于4月上市,欢迎大家关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