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万世师表,也是流浪的君子;他,带着理想,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他,与弟子亦师亦友,却也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思想鸿沟。
孔子七十三岁去世,在古代算是高寿。孔子在人生的最后二十年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他志向高远却为当时的现实所羁绊,几个先进弟子虽早已在政坛上取得重要地位,却和他的政治选择渐行渐远。孔子严格按理想行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他一生的故事增添了无可排遣的悲剧意味。
本书从“理想”与“事功”的悖论,来说明孔子和其先进弟子的差异。终未成事的挫败与焦虑,虽然不是孔子想要的人生结局,但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这部关于2500年前“失败者”的评传作品,对我们今天如何追求梦想,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王健文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研究所博士,现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
著有《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等作品。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梦想还在吗?” 作者王建文,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序,整整写了29页。 . 在序的篇幅中写下了《红气球》的故事,我专门去恶补了一下这个影片。小男孩和红气球的相互陪...
评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梦想还在吗?” 作者王建文,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序,整整写了29页。 . 在序的篇幅中写下了《红气球》的故事,我专门去恶补了一下这个影片。小男孩和红气球的相互陪...
评分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课本。记得还在小的时候,父亲就叫我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圣人,他有着钻研的求学精神,卓越的哲学思想,对于“无道”持有着正义感,对于时代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圣人自然不会同于常人,记得对于常人和非常人之间有...
评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梦想还在吗?” 作者王建文,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序,整整写了29页。 . 在序的篇幅中写下了《红气球》的故事,我专门去恶补了一下这个影片。小男孩和红气球的相互陪...
评分今天下午,拿起一本早已买到的小书读, 叫《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孔子的最后二十年,颠沛流离,困苦艰难, 早年的理想仍在,天真意气四处碰壁,相当凄凉, 出世固然容易,但是“用世”才是他的理想。 这样的旅行其实是一种流浪,流浪者唯一的居所就是他自己心中...
这本书你说好吧,但还说不出好在哪里,史料部分没问题,作者自己的观点部分就感觉差点意思。
评分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孔子的一生无疑是充满挫折和失败的。他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未能在生前留下系统的学术著作。然而,千年之后,孔子曾经拜访过的列国君王已经很少被记起,但孔子的言行语录却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评分这个设计很好看的。孔子与弟子的分道扬镳,让人看的心疼。尤其是他视为儿子视为知己的颜回。
评分孔子用流浪重构人生意义,理想不必战胜现实,而是在颠沛流离中让每个行动自带光芒。
评分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孔子的一生无疑是充满挫折和失败的。他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未能在生前留下系统的学术著作。然而,千年之后,孔子曾经拜访过的列国君王已经很少被记起,但孔子的言行语录却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