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真實故事集 Ⅱ

全球真實故事集 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吳琦 主編
出品人:單讀
頁數:284
译者:李逸帆
出版時間:2025
價格:59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192052
叢書系列:單讀叢書
圖書標籤:
  • 真實故事
  • 紀實文學
  • 全球視野
  • 文化觀察
  • 社會現象
  • 人物傳記
  • 非虛構
  • 當代生活
  • 多元文化
  • 故事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輯《單讀》為口碑長銷好書《單讀26·全球真實故事集》續編。《全球真實故事集II》譯介瞭第一個全球記者奬項瑞士“真實故事奬”2021年和2023年入圍作品中的六部,分彆關於關塔那摩拘押營的一對冤傢、伊朗大德黑蘭監獄的世相、一位德國父親遭性侵的往事、疫情中過世的西班牙老人 、波蘭記憶文化的反抗者和幾度流亡的緬甸羅興亞人。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你必須為那些正在從曆史中被抹去的事物而戰鬥。”這些真實故事都在戰鬥著。它們再度提醒世人,記錄是重要的,為瞭所有的受害者、幸存者、無辜的人。

除瞭這六篇文章外,本輯《單讀》還收錄瞭中國記者靳錦關注柬埔寨詐騙從業者的新作,以及巴勒斯坦攝影師哈桑·阿爾紮寜用手機拍下的流離失所生活。

著者簡介

巴斯蒂安·貝布納(Bastian Berbner),《時代周報》(Die Zeit)記者、編輯,也為《南德意誌報雜誌》(Süddeutsche Zeitung Magazin)撰稿。曾獲埃貢·歐文·基施奬(Egon-Erwin-Kisch-Preis)、德國記者奬(Deutschen Reporterpreis)、阿剋塞爾·施普林格奬(Axel-Springer-Preis)和歐洲新聞奬(European Press Prize)傑齣報道奬。他是播客《斯拉希:關塔那摩十四年》(“Slahi–14 Years Guantánamo”)和《180度:反仇恨的故事》(“180 Degrees–Stories Against Hate”)的主播,後者內容已結集成書《尋找共同點:分裂世界中剋服仇恨的鼓舞人心的真實故事》(In Search of Common Ground: Inspiring True Stories of Overcoming Hate in a Divided World)。

約翰·格茨(John Goetz),調查記者,電影製作人。他的作品見於《明鏡周刊》(Der Spiegel)、《南德意誌報》(Süddeutsche Zeitung)、《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和《衛報》(The Guardian)。他的電影在德國廣播電視聯閤會(ARD)、德法公共電視颱(ARTE)、英國第四颱(Channel 4)、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 丹麥廣播公司(DR)和全球的各大電影節上放映,其中《斯諾登大逃亡》(Snowden’s Great Escape)獲得德國電視學院奬(Deutscher Fernsehpreis)最佳紀錄片奬,《尋找怪物》(In Search of Monsters)已在北美發行。

莊亦男,德語教師、譯者,齣生於上海,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德文係。主要翻譯作品:伊爾澤·艾興格《更大的希望》、約瑟夫·羅特《造反》、沃爾夫岡·剋彭《草中鴿》、羅伯特·瓦爾澤《雅各布·馮·貢騰》等。

巴納夫謝·薩姆吉斯(Banafsheh Samgiss),伊朗資深社會新聞記者,她為《正義之聲報》(Seda-ye Edalat)、《伊朗報》(Iran)、《東方報》(Shargh)、《信任報》(Etemad)等伊朗報紙,以及新聞網站Ensaf News和Meidaan撰寫報道。

韓見,前媒體人,現金融行業從業者,坐班之餘用愛發點電的不自由撰稿人。

尼娜·希剋(Nina Schick),1975年齣生於海德堡。在德國國傢學術基金會奬學金的支持下,她先後於康斯坦茨、卡迪夫和漢堡學習法律。通過第一次國傢法律考試後,她又獲得瞭美因茨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她曾是美聯社(AP)和《法蘭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的自由撰稿人。2006年起,她在慕尼黑新聞網站FOCUS Online擔任編輯,並於2012—2016年擔任新聞副主管。2016年開始,她成為一名自由記者,並兼職處理殯儀館的公共關係工作。

蔡芷芩,中國東海岸人,《單讀》編輯。

巴勃羅·德拉諾(Pablo de Llano),《國傢報》(El País)編輯,曾供職於該報的墨西哥分部,也做過駐邁阿密記者。他擁有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哲學學位。

龔若晴,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西班牙語文學博士在讀,譯有《拒絕所有的岸:瞭望員馬剋洛爾集》《鷹的語言:哥倫比亞當代詩歌選集》等。

凱蒂婭·帕廷(Katia Patin),多媒體記者,常駐華盛頓和伊斯坦布爾。她的報道關注東歐及世界範圍內的曆史記憶、威權主義與政治議題。作品曾發錶於《尾聲故事》(Coda Story)、《時代雜誌》(TIME)、《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衛報》等媒體。

劉漪,自由譯者,有兩隻貓。

薩拉·A. 托波爾(Sarah A. Topol),記者,《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特約撰稿人。她在紐約長大,能流利地說俄語,曾於2008年移居開羅、2013年移居伊斯坦布爾,現常駐裏斯本和紐約。她的報道獲得過真實故事奬(True Story Award)、美國國傢雜誌奬(National Magazine Award)、庫爾特·肖剋國際新聞奬(Kurt Schork Awar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等。她的作品也發錶於《大西洋月刊》、《商業周刊》(Businessweek)、《時尚先生》(Esquire)、《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GQ等媒體。

李逸帆,濛特雷國際研究院口筆譯碩士,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自由譯者、撰稿人,譯有《水蛭氣象錶》《柏林葬禮》《不可計算》等。

靳錦,資深媒體人。

哈桑·阿爾紮寜(Hassan Al-Zaanin),視覺藝術傢,十八歲,來自加沙地帶。

何珊珊,《單讀》執行主編,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和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係。

圖書目錄

“關塔那摩”把他們變成瞭什麼? 巴斯蒂安·貝布納 約翰·格茨
有罪之城 巴納夫謝·薩姆吉斯
十字之下 尼娜·希剋
就這樣,我們失去瞭改變西班牙的一代人 巴勃羅·德拉諾
波蘭的“記憶部”篡改大屠殺曆史 凱蒂婭·帕廷
一位老師與大屠殺 薩拉·A. 托波爾
外篇
媛媛的旅館 靳錦
他們的痕跡 哈桑·阿爾紮寜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阅读字数]:14.8W 2024以《纽约故事集》收尾时就决定2025多读非虚构的真实故事,年后就迎来了《单读》口碑长销好书《全球真实故事集》续编。 也许是因为已经历了25年+的互联网生活,当下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想直面真实,而非每日铺天盖地、无以复加的剪切、复制、粘贴出来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在德黑兰的高墙监狱里,囚禁着13950名形形色色的罪犯。“这些人如蜥蜴般进来,像短吻鳄一样出去。”他们携带着不同的缘由进入这里,并以强制性的方式苟且地活着。对他们来讲,自由究竟是什么?或许是每隔一段时间,在探监室里和亲人问候的几分钟。试问,有谁的内心不曾渴望被救...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大概是因為對媛媛的旅館那一篇很喜歡又很期待,拿到手讀下來反而好像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看,講神父負麵操作的那篇十字之下印象比較深。

评分

每一篇都有震撼之處。震撼人的復雜,也震撼人的殘忍。

评分

真實燦烈的他人生活對自己有什麼參考和觸動呢?…得好好想想。還是想看原版。

评分

當下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想直麵真實,而非每日鋪天蓋地、無以復加的剪切、復製、粘貼齣來的、連標題都大同小異的“新聞”。本書大部分來自首個全球記者奬項-瑞士“真實故事奬”的入圍作品,從中能看到,仍有這麼多專業的寫作者,深入現場調查,挖掘復雜事件的前因後果,用他們的痕跡記錄並戰鬥著——眼球不再被“博”取,眼淚不再被“賺”取!在一個“後真相”時代,繼續叩問現實世界真實的光明與灰暗。

评分

在這樣一個時代,必須有人保衛復雜,保衛記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