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介绍—————————————————————————————
本书是法国存在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赛尔的第二本《形上日记》,记录他对于“存在”的省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马赛尔应召入伍,由于体弱被分派到巴黎的红十字会做寻找失踪官兵的工作,在这里,他每天见到的都是前来询问丈夫、儿子下落的妇女。马赛尔在她们的脸上看到了强烈的痛苦和焦虑,这一体验极大地触动了他的心灵,令他的哲学逐渐转向“他者”。这些妇女对他而言原是陌生人,但现在变成了一个一个具体的“你”,这是他一生极力宣扬的“我与你”哲学的基石。
在本书中,他分析了“是”与“有”两种存在的面向。在“有”当中,我们把人对象化,将人视为工具,而在“是”中,我们卸下社会面具,以自己的本质与他人的本质自在相处。因而马赛尔劝说人们重视“我是”,通过在主观经验中的与另一主体的爱的联结,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马赛尔认为,存有只在爱中实现,唯有启动“爱”,人才能跨越人我藩篱,从主客二元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的一元关系,这就是“互为主体性”,人只有在被视为不可客体化的主体时,才有自己的尊严。
◆ 作者介绍—————————————————————————————
加布里埃尔·马赛尔(Gabriel Marcel,1889—1973),法国哲学家,与海德格尓、雅斯贝尔斯、萨特并列为20世纪四大存在哲学大师,影响深远。其哲学奠定后来梅洛-庞蒂的知觉/身体现象学,诠释现象学巨擘保罗·利科亦视其为自己早期的引路人。著有《是与有》《临在与不死》《论人的尊严》等。
在任何关于存在的探讨中,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存在”?这一追问的终极性在天主教神学框架中尤为显著。根据《天主教教理》(295-301),存在的根源无可避免地指向天主的创造。天主并非仅仅是存在的“第一因”,而是以自由意志从虚无中赋予万物存在本身。 这一...
评分在任何关于存在的探讨中,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存在”?这一追问的终极性在天主教神学框架中尤为显著。根据《天主教教理》(295-301),存在的根源无可避免地指向天主的创造。天主并非仅仅是存在的“第一因”,而是以自由意志从虚无中赋予万物存在本身。 这一...
评分在任何关于存在的探讨中,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存在”?这一追问的终极性在天主教神学框架中尤为显著。根据《天主教教理》(295-301),存在的根源无可避免地指向天主的创造。天主并非仅仅是存在的“第一因”,而是以自由意志从虚无中赋予万物存在本身。 这一...
评分在任何关于存在的探讨中,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存在”?这一追问的终极性在天主教神学框架中尤为显著。根据《天主教教理》(295-301),存在的根源无可避免地指向天主的创造。天主并非仅仅是存在的“第一因”,而是以自由意志从虚无中赋予万物存在本身。 这一...
评分在任何关于存在的探讨中,首先需要厘清一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存在”?这一追问的终极性在天主教神学框架中尤为显著。根据《天主教教理》(295-301),存在的根源无可避免地指向天主的创造。天主并非仅仅是存在的“第一因”,而是以自由意志从虚无中赋予万物存在本身。 这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