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首都圖書館副研究員、古籍修復師手繪一百多張圖,詳細講述古書的曆劫、修復的工具、修復的技藝,以及人與書的緣分。
內容簡介
前人翻紙為沃土,以筆墨播種文字,結成一捲又一捲的智慧經典,留予後人深耕閱讀。
經年纍月,一紙薄田難抵歲月摧摺,不免斷綫、散頁,不成文章;又漸無人打理、田土荒蕪,紙上的老化、裂痕如蔓草橫生,引來蠹蟲常駐,吞噬幾代人的勞動成果,留下蛀洞麯麯摺摺布滿書冊......
我是一名古籍修復師,讓曆經蟲蛀水湮火蝕的古書煥發新生,就是我的使命。
古籍文獻傳至今天,其價值已經超越書記本身。修復古籍,同時也是在修復一段多元而生動的記憶——它們是古代的書冊、曾經的紙張、當年的筆墨、不朽的藝術、一個時代的審美,或許也是下一個時代的塵土。
至少,在我們當下,應該盡量保存、珍藏這段過往、這段鄉愁。這也是修書的意義所在。
《微相入:妙手修古書》,告訴我們古書的曆劫、使用的工具、修復的技藝,以及人和書的緣分。
這些傳統技藝哪怕與大多數人並無實際聯係,仍不免在提到或見到它們時被撩動心緒,會忍不住想去瞭解、想去靠近。相信看到這本書的讀者會理解修書人精神上的鄉愁,並將這份感動一代一代地繼續傳播開去。
王嵐,首都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畢業於清華美院裝潢藝術設計專業,中國書畫收藏傢協會會員,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會員。
主業古籍修復,擅接補捲中殘紙;
閑時繪畫怡情,執筆墨調染丹青;
兼以古琴娛心,共弦外一溪流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文化的鄉愁,紙壽韆年
评分看完,腦中呈現水洗書葉、刷書葉、挑摺葉等等一係列場景,看得齣來作者對古籍修復有經驗、有感情。略遺憾的是,充滿感情的文字,以及古籍一般介紹的圖文,篇幅有些多。其實還是希望作者能多寫一些親曆親聞的古籍修復故事與過程。作為普及類書籍,現在圖文並茂,綫裝平攤的裝幀,對讀者也很友好。對製作漿水、染紙、紙張去酸,以及東巴紙的內容,印象比較深。“(納西族人和秀昌老師)說:‘最明顯的特點是真正的東巴紙不會有蟲蛀,大麵積蟲蛀更不可能。因為蕘花具有毒性,在還是植物的時候都不會有蟲吃。’隨著歲月流逝,東巴紙會變得焦黃,變成古銅色,卻不會整體發黑,而是從邊緣嚮內顔色逐漸變深。這是由於一代代的東巴在火塘邊念誦經文,紙被煙火熏蒸所緻。如此厚實堅固的紙,如果保存得當,真能達‘紙壽韆年’也說不定呢。”(頁122)有些感慨。
评分文化的鄉愁,紙壽韆年
评分講古籍修復的方方麵麵和背後的點點滴滴,配上作者手繪插畫,又好看又有趣。最喜歡作者的自畫像,莫明地讓人好心情。擇一事終一生,且此事又恰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真是幸運和幸福呀。
评分講古籍修復的方方麵麵和背後的點點滴滴,配上作者手繪插畫,又好看又有趣。最喜歡作者的自畫像,莫明地讓人好心情。擇一事終一生,且此事又恰是自己喜歡的、擅長的,真是幸運和幸福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