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张,通常被认为厌恶女性的、父权式的儒家哲学并非自其创立以来便是如此。尽管在历史上儒学曾与压迫现象相伴随,但它也包含着许多能够推动两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据儒家伦理并结合中国历史,对守节、缠足、纳妾等现象进行了深刻探讨。罗莎莉的这些研究为未来儒家女权主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使儒学成为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可供选择的道德范畴。
☆宣传语:
整体研究儒家意识形态下的女性处境,讨论儒学与女性的复杂互动关系
☆名人推荐:
该书提供了概念和历史证据,对儒学系统压迫中国女性的陈旧观念提出了挑战。这是一本犀利且极具洞察力的著作,它将为当前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女性主义理论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蓉蓉(RobinR. Wang)
《儒学与女性》一书简洁而又条理清晰,它是当前中国性别和哲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皇家亚洲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这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其风格引人入胜,填补了当前女权主义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本书将使任何对跨文化哲学和性别研究感兴趣的人受益匪浅。
——《道:比较哲学杂志》(Dao:A JournalofComparativePhilosophy)
作者简介:
罗莎莉(Li-Hsiang Lisa Rosenlee),美国夏威夷大学西欧胡分校哲学教授。除本书外,还有新著《儒家女权主义:一种实用的生活伦理》(Confucian Feminism: A Practical Ethic for Life)。
译者简介:
丁佳伟,历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在《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曹秀娟,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历史教师。
10~ 作为父权制家族的支柱,男性特权与祖先崇拜等宗教行为和孝道伦理道德相联系。而所有阶层之女性是没有等级的,她们的官方头衔完全依赖于家族中获得成就的男性成员;文和政都处在外领域内;女性扮演只能生育男性后嗣的功能性角色。 51~52 “女性”一词是新兴知识分子在20世...
评分本书强调通过改革儒学的性别藩篱开辟更适用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儒学女性主义,书写的前提似乎并没有错“如果“女性”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被创造出来而非天生的,那么,任何试图理解女性状况的跨文化考察都必须始于文化的研究”,但当我们说过去性别本身不能完全决定地位,而是...
评分推荐好书,解答很多疑惑,强力推荐。儒学历经多次劫难,在屡屡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能屹立不倒且发挥重要政治功能,绝非简单的几句话可以概况。就像一直被压迫的女性一样,总认为是儒学是理论支撑工具,事实并非如此,在以等级观念为主的政治治理模式下,男性一样被压迫。只是儒家...
评分①董家遵等人论文收入《中国妇女史论集》,翻译作“台北:牧童出版社”,应为“稻乡出版社”。该论集陆续出了十多集,一直都是由稻乡出版社发行。 ②《中国妇女史论集》系列有收录民国学者刘纪华的文章。翻译均作“刘吉华”。 ③杨联陞之“陞”均作“升”。 ④几乎所有“贞节”...
评分互联网上常见的批评就是,涉及到中国的很多问题,归因到“父权制”上都归因得非常容易。比如溺婴、小脚、纳妾之类,有着非常明显的性别指向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归因到中国的父权或男权文化,而这最后就是指向儒家。 作者的思路其实就是反驳这一点。她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并不能...
沒想到這書都能再版的。薄薄一本書,一切都顯得太急躁,“对中国文化可资借鉴的优秀部分的发掘和捍衛”,实则只不过是以重新造轮子的方式把已经死去的中国老头拉出来打扮一遍。 有没有一种可能,将整个传统中华彻底杀掉才诞生的现代中国,其国民们時至今日既不在乎,更不需要“以中国古典儒学的方式通往女权”?
评分这本书出版的唯一原因就是:我需要你们了
评分这本书出版的唯一原因就是:我需要你们了
评分这本书出版的唯一原因就是:我需要你们了
评分这本书出版的唯一原因就是:我需要你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