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五年,以漫长的客居觅得本心的自由。
♣ 人在异乡,是为了寻觅本心的自由。
“这雨模糊了地域特征,故乡有,外乡有,何处都有。”
♣ 在快时代触碰时间的痕迹,打捞“慢生活”的日常。
“这里的许多约定,都以年为单位,与碗莲一样,需要漫长耐心的等候。”
♣ 细致入微的城市素描,季节流转的婉约美感。
“走过爱慕的大松树底下,无数细雪从月光里飞来。”
♣ 2024年全新修订版,新增未发表长文《漫长的客居》。
“我该种些什么才没那么想家?枇杷、橘树、石榴、蜡梅。”
【内容简介】
苏枕书游学京都已历十五载,“在异乡”,是一种状态,亦是一种心境。
从旅行到客居,从离散到安定,漫长的客居宛如一道透亮波纹,映亮茂密的内心。她住在遍植松、柏、橡、杉、樟的山中,以灵动而细致的城市素描,借率真而自然的“恋物”视角,真诚记下客居最久之地的变化与永恒:买书、散书、种莲、赏樱、品酒、听雨。有对日本社会的观察,有对寻常生活的探访,亦有对内心犹疑与哀痛的探问,更有对勇气与自在的寻觅。
苏枕书,江苏南通人,热爱书籍与自然。已出版《京都古书店风景》《京都如晤》《书问京都》《春山好》《念念平安》等作品多部,并有译作若干。
( 本文首发《北京青年报》) 文/夏丽柠 2016年,读苏枕书的散文集《有鹿来》,一读就喜欢了,心想怎么会有这般恬淡静雅的女子。那本书的副标题是“京都的日常”,写她在京都读书的见闻。2017年出版的《京都如晤》,是本书信集。写给嘉庐君,依然讲京都的生活,说得最多的却是...
评分一个人在京都求学、生活,九年点滴光阴化作笔墨,从迷茫无依到寻找勇气,如松针细腻却有锋芒,如松树高深入云,亦如松子铿然有声。 ——题记 知道苏枕书,是看她写大河剧《笃姬》的评论。当时看介绍说她是小有名气的作家,还觉得名字有点拗口,但因为同样喜欢日剧和日本文化,...
评分浙江工人日报 2021年6月15日3版 说起日本京都,我们或许会想到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文化,但苏枕书的《松子落:京都九年》一书为我们揭开了京都的另一层面纱,它是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的京都,是旧书业繁荣兴盛的京都,也是作者苏枕书负笈求学的京都。 从江苏南通到重庆...
评分先前在枕书的微博上看她的一段话,关于被骚扰,关于自己的感情观,又感慨又感动,她近来越来越坦承自己,直呈内心,将以往藏于文字背后的隐秘想法开诚布公,恰恰契合了我的一些猜测。我喜欢这个转变,这其中大概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使得她需要发泄和交流。 人非草木,不能一直...
评分《松子落》是作者和京都相关的第四本书。前一本书《有鹿来》一度被放在旅游类图书里,据说有读者以为是观光指南,买到之后大呼上当。 如作者所言,并不想被贴上“京都作家”的标签。在一个地方生活九年,人生可数的若干分之一,京都是她日常所经历,是许多成长和思考的底色。如...
以漫长的客居,觅得本心的自由。青年作家苏枕书代表性散文,重版归来。
评分18年阅读初版时,刚从京都与奈良游归家,城市风物一如温柔与琐屑的文字令人时时怀念。六年后再读重版,世界变化太多,唯有古都保持着它的古朴,细细体现它的魅力~
评分18年阅读初版时,刚从京都与奈良游归家,城市风物一如温柔与琐屑的文字令人时时怀念。六年后再读重版,世界变化太多,唯有古都保持着它的古朴,细细体现它的魅力~
评分18年阅读初版时,刚从京都与奈良游归家,城市风物一如温柔与琐屑的文字令人时时怀念。六年后再读重版,世界变化太多,唯有古都保持着它的古朴,细细体现它的魅力~
评分以漫长的客居,觅得本心的自由。青年作家苏枕书代表性散文,重版归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