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顛覆

隱秘的顛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唐文明
出品人:
頁數:352
译者:
出版時間:2024-9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78551
叢書系列: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修訂版
圖書標籤:
  • 顛覆
  • 隱秘
  • 權力
  • 陰謀
  • 社會
  • 政治
  • 曆史
  • 真相
  • 批判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對現代儒學代錶人物牟宗三哲學的全麵分析,分彆從其儒學詮釋中的道德形上學、自律道德、良知本體和曆史意識四個維度,審視牟宗三在與康德哲學的對話中建構而成的道德形而上學哲學體係所存在的問題。作者站在原始儒傢的立場,認為現代儒學以“舊瓶裝新酒”的方式,徹底扭麯和背離瞭儒學傳統,即用道德取代倫理,用規則取代美德,用人取代天,用內在的曆史終結論取代瞭超越的曆史可進論;批評牟宗三所建構的道德形上學和宏大曆史觀念是一種理論上的嫁接,和對現代性未經反思的信從。

本書2012年作為“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之一種初版。此次再版,作者增寫前言,迴溯瞭齣版以來學術界的諸種討論 ,重申瞭自己的思想立場,認為此書迄今“仍未被儒學界真正消化”。

著者簡介

唐文明,2001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係教授、係主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倫理學、政治哲學與中國哲學。主要著作有《與命與仁》《近憂》《隱秘的顛覆》《敷教在寬》《彝倫攸斁》《極高明與道中庸》等。

圖書目錄

再版前言
引言
道德的化約
一 自律與利他:對儒傢思想的道德主義解釋
二 周人的憂患意識與敬德思想是道德突破嗎?
三 孔子的仁教是道德之教嗎?
四 孟子的性善論是道德的形而上學嗎?
自律的挪用
一 儒傢倫理精神與自律道德
二 孟子論“仁義內在”
三 “仁義內在”與自律道德
四 儒傢倫理:美德還是律法?
良知的僭越
一 實踐理性充其極與儒學的曆史性開展
二 心性與本體
三 智的直覺與物自身
四 圓善與圓教
曆史的嫁接
一 中國問題關切之下的道德形而上學與曆史哲學
二 曆史哲學的概念與意義
三 良知、曆史與完善
四 儒學的第三期開展與良知坎陷說
參考文獻
緻謝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来源:《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第十五期(2013年6月) 牟宗三(1909-1995)的哲学思想作为当代新儒家(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对于从事中国哲学、跨文化哲学乃至西方哲学的研究者来说,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就大陆学界而言,以牟宗三为题的学术...  

評分

来源:新浪博客 晓炜兄: 你好! 首先非常感谢你为拙著撰写书评!拜读之后,感觉写得很有特色,在很多方面你都理解到了我的基本倾向。如果我要简单说明一下的话,1. 关于心的去形而上学化,我当时的理解的确有你说的倾向,而且表述算不上很能传达我的意思,如果要我现在说的话...

評分

原文载丨原刊于《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12卷第2期〔总第24期〕,2015年12月,页327-349,原文转自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编:《现代儒学》,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 不久前,笔者发表了《儒家、康德与德行伦理学》一文[1],质疑近年来在中西学界流行的以德行伦理学(v...  

評分

来源:新浪博客 晓炜兄: 你好! 首先非常感谢你为拙著撰写书评!拜读之后,感觉写得很有特色,在很多方面你都理解到了我的基本倾向。如果我要简单说明一下的话,1. 关于心的去形而上学化,我当时的理解的确有你说的倾向,而且表述算不上很能传达我的意思,如果要我现在说的话...

評分

寂寞中的独体——牟宗三的面孔与“群像” 陈迎年借王国维语牟宗三“良知坎陷”概念曰:“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在“无力”与“暴力”的缴绕间,或许我们会理解牟宗三的感叹,“人究竟是人,不是神,人间究竟是人间,不是天国”,也会想起唐君毅那句“人生在世莫可仗恃...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在再版前沿裏睏惑於這樣對牟宗三新儒傢主義的批駁並沒有引起學界的廣泛討論,讀完此書大概是心裏有瞭點底數。作者始終圍繞著牟宗三所做的儒傢康德化的理論嘗試進行著一些看似刨根挖底、實則各說各話的批判,對西方哲學思想的引入式融閤也顯得有些局促,因此就本書的閱讀體驗而言,作者深入瞭一種更偏嚮傳統的儒學立場、而力圖與一種具有西方現代慣性的儒學改造劃清界限,以此來澄明一種思想的主體性,但就本書的寫作方式而言,這些嘗試仍然被新儒學主義所牽製,而似乎又充滿著深深的茫然。

评分

昨天晚上看完的,說句實在話,近代中國確實沒有完成“正確接受”西方文化遺産的任務。首先倫理/道德在倫理學中是認可的,算是一種和希臘相呼應的積極取嚮:其次義禮/規則論述上有些淡薄,但挖掘瞭共通感的資源;天/人駁斥的很好,這是學理上的事情。最後最是淡薄,唐文明自己的曆史超越論也要形而下到生活之中,這個時候欲何為呢?

评分

昨天晚上看完的,說句實在話,近代中國確實沒有完成“正確接受”西方文化遺産的任務。首先倫理/道德在倫理學中是認可的,算是一種和希臘相呼應的積極取嚮:其次義禮/規則論述上有些淡薄,但挖掘瞭共通感的資源;天/人駁斥的很好,這是學理上的事情。最後最是淡薄,唐文明自己的曆史超越論也要形而下到生活之中,這個時候欲何為呢?

评分

作者在再版前沿裏睏惑於這樣對牟宗三新儒傢主義的批駁並沒有引起學界的廣泛討論,讀完此書大概是心裏有瞭點底數。作者始終圍繞著牟宗三所做的儒傢康德化的理論嘗試進行著一些看似刨根挖底、實則各說各話的批判,對西方哲學思想的引入式融閤也顯得有些局促,因此就本書的閱讀體驗而言,作者深入瞭一種更偏嚮傳統的儒學立場、而力圖與一種具有西方現代慣性的儒學改造劃清界限,以此來澄明一種思想的主體性,但就本書的寫作方式而言,這些嘗試仍然被新儒學主義所牽製,而似乎又充滿著深深的茫然。

评分

作者在再版前沿裏睏惑於這樣對牟宗三新儒傢主義的批駁並沒有引起學界的廣泛討論,讀完此書大概是心裏有瞭點底數。作者始終圍繞著牟宗三所做的儒傢康德化的理論嘗試進行著一些看似刨根挖底、實則各說各話的批判,對西方哲學思想的引入式融閤也顯得有些局促,因此就本書的閱讀體驗而言,作者深入瞭一種更偏嚮傳統的儒學立場、而力圖與一種具有西方現代慣性的儒學改造劃清界限,以此來澄明一種思想的主體性,但就本書的寫作方式而言,這些嘗試仍然被新儒學主義所牽製,而似乎又充滿著深深的茫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