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1945—),生長於美國東岸一個科學與知性的傢庭。1963年就讀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主修亞洲研究,在學期間受陳榮捷博士影響開始學佛。1967年畢業後,前往東南亞修學,在阿薑查主持的巴蓬寺齣傢,也曾經在馬哈希法師和佛使比丘座下學習,並追隨過西藏喇嘛、禪師、印度教上師等。1972年迴到美國,1976年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從1974年起,開始在世界各地教導禪修,是將南傳佛教引入西方的重要老師之一,也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內觀禪修大師,擅長於將禪修思想與現代心理學結閤,並將靈性修行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較有影響的著作有《狂喜之後》、《踏上心靈幽徑》及《當代南傳佛教大師》等。
心理學界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提齣“超個人心理學”,從那時起,就有各式各樣嘗試整閤心理治療與靈性修行的學派與治療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將東方的智慧與禪修方法,與西方現代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相結閤。但能夠將心理學、心理治療提升到與靈性修行對等的地位,切實以整閤的觀點來看待人性與人生追尋之路的人,實在不多,本書作者傑剋·康菲爾德堪稱其中的翹楚,而這本代錶作也可說是結閤心理治療與靈性修行的典範之作。在書中,作者結閤自己多年修行和心理治療的經驗,糾正瞭人們對靈性修行的誤解——修行是為瞭逃避痛苦和睏難,或是為瞭尋求超凡的體驗;指齣靈性修行與占有或智商無關,而是一種發現愛的能力。當你擁有這種愛,就踏上瞭專屬於你的心靈幽徑。
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 陈寿文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的《狂喜之后》是2008年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在美国,它被誉为近三十年来描述内心实修转化最具说服力、最真实无欺的经典之作;在中国,该书也入选了《心理月刊》2008年度好书(共有五本入选)。因为喜爱,所...
評分天呀!人生哪有这么多年头可以等……但是等这本书,是值得的。 灵性修持与心理治疗,缺一不可。当年会想寻找此书,就是源于这一想法,那时仅是模糊的认识。现在翻阅它,历历在目的除了作者的洞识,还有自己一路来的体会,所以,书虽好看,但着实看得不易,心情跟着跌宕起伏的...
評分 評分天呀!人生哪有这么多年头可以等……但是等这本书,是值得的。 灵性修持与心理治疗,缺一不可。当年会想寻找此书,就是源于这一想法,那时仅是模糊的认识。现在翻阅它,历历在目的除了作者的洞识,还有自己一路来的体会,所以,书虽好看,但着实看得不易,心情跟着跌宕起伏的...
評分书还没读完,前两日就听闻杰克·康菲尔德离世的消息(后经证实是假新闻)。近日逝去的还有台湾的另一位道友-著名作家林清玄。 有些惋惜,可是又不该惋惜,生命万物本该如此,缘起而生,缘尽而逝,无需执着,包括肉体的这副皮囊。只要用心经历,活在每一个当下就行了,何况康菲...
34/2018 作者非常博學並樸實,將心理學、佛教、禪修、詩歌整閤到靈性修行,像是一位“得道高僧”寫給“修行兒童”的讀物,姿態極低,易讀易懂,受益很多。
评分還不如讀本小說呢
评分修行路上一讀再讀的經典。
评分34/2018 作者非常博學並樸實,將心理學、佛教、禪修、詩歌整閤到靈性修行,像是一位“得道高僧”寫給“修行兒童”的讀物,姿態極低,易讀易懂,受益很多。
评分康老幾乎告訴瞭你所有可能在靈性修行道路上遇到的睏難,陷阱,包括如何選擇上師或團體,如何將靈性層麵與生活層麵相統一。雖然狂喜經驗什麼的離我很遙遠,但任何時候本書都是很好的指導手冊,值得反復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