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识答问》主要讲述了:作者最初写这本书只是为人们了解佛教知识提供方便,并非想写一本佛学专著,它实实在在是一本大家为大家写的小书。“大家”这个词一般有两种含意:一是大伙,众人;二是著名的专家。赵朴初先生写过不少诗、词、曲、联、韵文,人们往往在肯定他是爱国宗教领袖、社会活动家、佛教大护法的同时,称他为诗人、书法家,而对他在佛学研究方面也是一位大家却很少提及。我想原因或许就在于他没有等身的著作,不四出讲学,在佛学界也并无桃李,所有的只是这么一本小书。
其实,这本小书已足以证明他是一位大家。首先,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教理教义高深含蓄,经典著作浩如烟海,能够如此深入浅出地将其概括成为“常识答问”,没有高深的功底难以做到。
其次,就宗教来说,它包含信仰、文化、实体三个方面。三者既是统一的,也因其立足点、出发点不同,在看法、说法上也有不同。赵朴初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社会还没有今天这样开放、活泼的空气,人们对宗教还有许多误解、曲解之处,“左”的影响也很严重。作者能本着讲事实、不渲染的精神,就佛教的教义、历史、现状作出客观的阐述,努力做到不谀不谤、不偏不倚,非大家不能为。
以作者的身份,用如此通俗易懂的答问手法,平平常常的“常识”书名,来编写这样一本书,并不因其题小而不大做,尽管他对于佛法认识甚深,仍然认真考证,请教高僧,真正体现了大家风范。
赵朴初先生历世九十三年,一生中读书不下万卷,行路何止万里,结交难以计数,经历错综复杂,以他的智慧、胸怀、阅历,应该给我们留下巨著。但除了尚待整理的诗、词、曲、联、韵文、讲话稿外,能读到的只有《滴水集》、《片石集》和这本小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能选入“大家小书”供读者阅读,名实相符,非常合适。这也是一件因缘殊胜、功德无量的事。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阅读所占的时间也很短。 但是这本书适用于每一个人,无论你是刚刚对宗教感兴趣还是对佛学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是需要的。 对于刚刚对佛学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指南,或是说这是一本扫宗教盲的必读本读物。可以让你获得正确的佛教常识的...
评分读高中时语文课要求写周记,每周两篇。同学之间私下传阅,我就对013同学的某一篇印象挺深。我们那所高中离黄寺很近(黄寺,当然就是喇嘛庙),他有一天在肯德基里看到两个喇嘛大嚼鸡翅,样子不雅,而且心目中和尚是该吃素的,他就写文对此批评了一番,说现在的社会太世俗,连和...
评分作者赵朴初曾任佛教协会的会长,可以保证本书的权威性。 条理清晰、朴实,不语怪力乱神。通过通篇问答,将常见的佛学概念、教义、仪轨、历史一条串一条梳理清楚。「南无阿弥陀佛」、「贪嗔痴」…这些大家常见但可能未求甚解的基本概念,都可以从中得到了解。合适对「佛学」而非...
评分以下摘自百度、知乎等网络资料! 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 (1) 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2) 其中藏传佛教的各派,是在后弘期中逐渐形成的。在前弘期中,只有佛本之争,佛教内部未有不同的派系。注重修禅定,主要得个人清净、解脱...
三生石上旧精魂,缘来如此。小沙弥做不得,红尘不了的人,行个七八九戒,求个碧落下方圆一寸心静,还是做得的。
评分概念就晕,更别说讲教理,适合催眠。应该搞个索引,方便翻查。
评分又翻了一遍
评分确实够入门 如果有主要派别思想介绍 和梵语词解释附录就好了 我还是找不到那个解释 四大天王和风调雨顺什么的怎么扯上关系的? 恩我要当居士了
评分概念就晕,更别说讲教理,适合催眠。应该搞个索引,方便翻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