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心灵幽径

踏上心灵幽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1945—),生长于美国东岸一个科学与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陈荣捷博士影响开始学佛。1967年毕业后,前往东南亚修学,在阿姜查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也曾经在马哈希法师和佛使比丘座下学习,并追随过西藏喇嘛、禅师、印度教上师等。1972年回到美国,1976年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从1974年起,开始在世界各地教导禅修,是将南传佛教引入西方的重要老师之一,也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禅修大师,擅长于将禅修思想与现代心理学结合,并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较有影响的著作有《狂喜之后》、《踏上心灵幽径》及《当代南传佛教大师》等。

出版者: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作者:[美] 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
出品人:
页数:349
译者:易之新
出版时间:2009-5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70917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灵修 
  • 心理学 
  • 心灵 
  • 杰克•康菲尔德 
  • 修行 
  • 心灵成长 
  • 哲学 
  • 踏上心灵幽径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心理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提出“超个人心理学”,从那时起,就有各式各样尝试整合心理治疗与灵性修行的学派与治疗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将东方的智慧与禅修方法,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但能够将心理学、心理治疗提升到与灵性修行对等的地位,切实以整合的观点来看待人性与人生追寻之路的人,实在不多,本书作者杰克·康菲尔德堪称其中的翘楚,而这本代表作也可说是结合心理治疗与灵性修行的典范之作。在书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修行和心理治疗的经验,纠正了人们对灵性修行的误解——修行是为了逃避痛苦和困难,或是为了寻求超凡的体验;指出灵性修行与占有或智商无关,而是一种发现爱的能力。当你拥有这种爱,就踏上了专属于你的心灵幽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天呀!人生哪有这么多年头可以等……但是等这本书,是值得的。 灵性修持与心理治疗,缺一不可。当年会想寻找此书,就是源于这一想法,那时仅是模糊的认识。现在翻阅它,历历在目的除了作者的洞识,还有自己一路来的体会,所以,书虽好看,但着实看得不易,心情跟着跌宕起伏的...  

评分

书的封皮上有一句话说,这是继《西藏生死书》之后,又已开启智慧与慈悲的灵性巨著。作者杰克.康菲尔德的《踏上心灵幽径》A path with heart。 作者身兼禅修指导老师和心理治疗师,结合这两个领域的经验而写成此书,文笔流畅自然,绝不佶屈聱牙,似清泉缓缓流入心田。这并不是...  

评分

为一件事或一个人命名是非常有趣的事。一月书目《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中提到“为万物命名”,四月书目《踏上心灵幽径》中,又提到“为魔鬼命名”。 巴夏的传讯里也曾建议,对待恐惧,最简单的方法,是允许恐惧充分发挥它的使命,即:使你看到自己的负面信念,当这一点达...  

评分

借由打开身体的能量中心,我们也许会经历极大的改变,传统上将这些能量中心称为脉轮。这个过程并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也绝不是完整灵性生活的要素。事实上,身体能量和脉轮的开启,只是因为这些部位被阻塞或卡住,而内在能量试图在体内自由流动,才会产生这些经验。佛教与印...  

评分

借由打开身体的能量中心,我们也许会经历极大的改变,传统上将这些能量中心称为脉轮。这个过程并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也绝不是完整灵性生活的要素。事实上,身体能量和脉轮的开启,只是因为这些部位被阻塞或卡住,而内在能量试图在体内自由流动,才会产生这些经验。佛教与印...  

用户评价

评分

对长青哲学这一派我真是见一个爱一个。。。

评分

颇为实在的书,广泛指涉灵性生活诸多方面;作者所本者为上座部内观禅法,述及若干正统禅修概念,如“四念处”、“四禅八定”等,皆用西方式语言阐释,虽有物质化之感,却别有一番情趣启人思绪;另书中对于灵性生活与现实并存,如何融入现代社会等问题,亦有踏实考量,且予开示;每章后附有自修观法,不敢妄自为之,存而备考

评分

着重讨论了内观、对上师的信任、团体的问题等等,十分有帮助。

评分

修行路上一读再读的经典。

评分

34/2018 作者非常博学并朴实,将心理学、佛教、禅修、诗歌整合到灵性修行,像是一位“得道高僧”写给“修行儿童”的读物,姿态极低,易读易懂,受益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